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汤阴监管支局:引领乡镇银行打造适老化服务新模式
时间:2025-09-04 15:41:1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杨修亮 唐笑笑
“以前取个养老金要排半天队,现在有了专门窗口,还有工作人员帮我操作智能机器,真是太方便了!”70岁的张大爷在汤阴县某乡镇银行网点办理完业务后欣慰地说。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汤阴县各个乡镇银行网点已成为常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汤阴监管支局指导辖内乡镇银行从网点设施、服务流程、产品创新等多维度进行适老化改造,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收获了老年客户的一致好评。
政策引领,绘制适老化服务蓝图
汤阴监管支局组织辖内乡镇银行明确适老化改造的方向和要求,结合汤阴县域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我们要求各银行机构充分认识到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有效促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也是为了更好保护老年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汤阴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硬件改造,打造温馨适老营业环境
在汤阴监管支局的指导下,辖内乡镇银行对营业网点进行了全面适老化改造。
“我就喜欢来这儿办理业务,有老花镜、有热水,还有软座可以休息,工作人员都特别耐心。”正在办理业务的李奶奶笑着说。网点新增无障碍通道、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医药急救箱等助老设施,设立“绿色通道”“老年人专属服务窗口”,让老年客户倍感温馨。
各网点保留了老年人熟悉的纸质存折、存单等服务方式,不强制老年人使用银行卡或自助智能设备办理业务。还强化了现金服务能力,做好零钱备付,在营业网点储备总量充足、券别合理的现金,满足老年人偏好使用现金的习惯。
科技赋能,破解老年数字鸿沟难题
针对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汤阴监管支局指导乡镇银行推进线上服务适老化改造。
“刚开始我用手机银行特别不习惯,字太小看不清楚。现在好了,有大字版,还有语音提示,儿子教了我几次,我现在自己都能操作了。”退休教师王老师自豪地展示着手机银行的大字版界面。
银行还采用便携式智能服务终端设备,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组建“流动金融服务小组”,深入村委、社区扩展“一站式”上门服务项目。“我腿脚不方便,银行工作人员专门上门帮我办理业务,真是太贴心了。”卧病在床的赵大爷感动地说。
产品创新,满足老年群体金融需求
在汤阴监管支局的推动下,辖内乡镇银行积极创新适合老年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稳定,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正在咨询理财业务的刘阿姨表示,“工作人员讲解得仔细,完全听得懂。”
多家银行还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通过走访慰问、送温暖等活动,关爱老年生活。“银行不仅给我们提供金融服务,还经常组织活动关心我们的生活,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独居老人周奶奶感慨地说。
多元化宣传,筑牢老年金融安全防线
针对老年人金融知识相对薄弱、容易遭受电信诈骗等问题,汤阴监管支局指导金融机构依托各乡镇村委阵地,利用“农民夜校”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防范教育,通过元宵节社火表演、“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5防非市集”等,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乡村”宣教活动。
“上次要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提醒,我差点就被骗了。”回忆起上次遭遇电信诈骗的经历,陈大爷仍心有余悸,“现在银行经常举办防诈骗讲座,我们老年人防范意识都提高了。”
银行采用通俗易懂的漫画、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帮助老年客户提高警惕,增强辨别非法手段的能力。
成效显著,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现在来银行办业务,工作人员都认识我,还能根据我的需求推荐合适的产品。”经常来网点办业务的秦奶奶笑着说。
通过一系列适老化服务改造,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金融服务体验,也增强了他们对数字化时代的融入感和获得感,让老年群体能够更好地共享金融发展成果,汤阴县乡镇银行的老年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汤阴监管支局推动的适老化服务改造,已成为区域内金融服务升级的亮点。各乡镇银行网点内,老年客户如今也能轻松办理业务:他们或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智能设备,或通过绿色窗口享受优先服务。下一步,汤阴监管支局将继续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适老化服务措施,推动老年金融服务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