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金融 > 正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孟津监管支局:央地协同“智”斗电信诈骗 孟津打出“金融反诈组合拳”
时间:2025-09-04 15:43:5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姚喜芳 杨少含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孟津监管支局联合公安机关指导辖内银行机构连续成功堵截两起电信诈骗案件,帮助两位高龄客户避免了共计46万元的资金损失。这是央地协同、防范为先的生动体现,也展示了基层金融监管部门在守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上的责任担当。

  “AI变声”来袭,柜台筑牢“第一道防线”

  “当时老人急着要支取36万元,说是儿子在外地出车祸急需用钱,但表述前后矛盾,我们立即感觉不对劲。”工行吉利支行的柜员回忆道。随后,该支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启动警银联动机制,民警确认老人接到的竟是诈骗分子通过AI变声软件伪装的“儿子”电话。正是柜面人员的敏锐察觉和果断处置,守住了老人的养老钱。

  就在公安机关取证期间,另一位81岁老人也试图支取10万元,理由同样是“亲属受伤需要救治”。银行员工敏锐识别可疑情况,立即与在场民警沟通,及时制止诈骗行为。

  两起案件发生在短短一天之内,受害对象均为高龄群体,诈骗手法新、迷惑性强。事实再次印证——银行网点是防范电诈的前沿阵地,“多问一句、少损万金”,往往就是守住群众养老钱的关键一步。

  “慧眼识诈”,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防护

  防范电信诈骗已成为金融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孟津监管支局坚持“防范在前、监管为民”,面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以“点上突破”向“系统防护”延展,形成反诈合力。

  一方面压实机构“主责任”。定期召开反诈专题会议,向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下发风险提示通报和典型案例剖析,督促各机构健全内部防诈台账,推动全员识诈、全程防诈;另一方面完善制度“硬约束”。严格落实大额资金支取核实制度,推动网点执行“双人双问双核实”机制,提升柜面识别力。同时,强化宣传“广覆盖”,积极指导金融机构组织开展“防诈进社区、防骗进校园、防诈进企业”等活动,常态化在银行网点设置反诈宣传角,播放警示案例视频,让“防诈提醒”时时入耳、处处可见,真正把防范意识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辖内银行网点已成功拦截电诈数十起,避免资金损失近百万元。

  “智防合力”,织密守护百姓钱袋子的安全网

  随着AI变声、虚拟身份等新型手段层出不穷,传统防范模式面临更大挑战。对此,孟津监管支局探索央地协同和科技赋能的双重路径,构建全链条防护网。

  强化警银联动,实行“案件快报、警银快联、资金快冻”的“三快”机制,确保风险发现能第一时间处置。依托科技手段,推动银行上线风险监测系统,对异常交易实时预警、快速拦截。发动社会合力,社区、司法、金融机构协同配合,形成“宣传+防范+打击”的闭环治理。

  下一步,孟津监管支局将继续打好央地协同“组合拳”,指导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防诈体系,提升一线识别力,深化部门协同机制,努力让防范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有深度,为维护金融安全、守护百姓钱袋子贡献更多“孟津智慧”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