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获得2024年度全省基层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时间:2025-09-05 10:23:3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刘俊洋
近年来,漯河市财政局规范管理,完善机制,强化资金保障,有效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和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近日,在全省2024年度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评价工作中,漯河市荣获优秀等次。漯河市在全省基层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中已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等次,为持续提升农村宜居宜业水平、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财政力量。
大力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所急所盼。落实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强基补短政策要求,对农民通过民主程序议定的农村公益建设项目给予奖补,着力解决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2024年,通过科学组织谋划,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普惠性项目203个,投入财政奖补资金6350万元,涉及道路硬化、排水排污设施、文化广场、村内照明、坑塘整治等领域,受益人数达35.8万人,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增强了农民群众幸福感。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活力。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按照“连点成线、串珠成链、集中连片”的思路,积极探索乡村生态、产业、文化等各方面系统推进、协同发展、全面振兴的实施路径,努力建设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漯河模式”,为财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实践经验。2024年,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重点村(美丽乡村)项目33个,财政投资1.3亿元,受益人数6.6万人。项目实施打造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乡村。
注重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投入财政资金1.95亿元,支持临颍县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围绕打造“一个布局”、创新“四项机制”、凸显“三种效益”,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富民强村、强化科技支撑建设数字乡村、吸引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治理水平稳定发展大局,一体打造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旅游开发、三产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积累了实践经验。临颍县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创新富民强村产业发展机制受到财政部肯定。
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持续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健全完善农村综合改革项目管理台账制度和季报制度,强化项目库建设,规范项目立项、变更和竣工备案管理,加强全流程监管,确保农村综合改革资金、项目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同时,坚持树立绩效导向,引导督促县区夯实本级财政投入,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充实丰富管理手段,强化资金和项目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不断向纵深推进工作,持续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实现质效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