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易经》中的六句醒世名言,领悟其中深意后半生将活得豁达通透
时间: 2024年08月19日15:58         

  《易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典之作,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不仅告诫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多行善事、谨慎言行、注重品德修养等个人层面的要求;还提醒我们要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居安思危等社会层面的要求。这些智慧对于我们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经》开篇乾卦中的一句名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天的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应效仿天的精神,奋发图强,不断进取。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退缩,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坚韧去战胜困难,追求卓越。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和思想的传播,尽管遭遇诸多困境,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在当今社会,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中的这句名言与乾卦的“自强不息”相辅相成。大地宽厚和顺,承载万物,君子应具备像大地一样的品德,胸怀宽广,包容万物。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他人的不足和过错,以善良和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在人际交往中,厚德载物能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具备了这种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句话强调了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一个家庭如果经常行善积德,就会有更多的福泽和喜庆降临;反之,如果作恶多端,必然会遭受灾祸和不幸。这种观念不仅适用于家庭,也适用于个人和社会。它告诫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的本心,多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从长远来看,行善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慰藉和满足,也会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在当今社会,我们看到许多志愿者默默奉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善举不仅温暖了他人,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就需要变革,只有变革才能通顺,通顺了才能长久。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阻碍时,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和改变。无论是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国家的改革发展,都需要遵循这一规律。当我们发现原有的方法和模式不再适用时,要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许多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巨大的挑战,但那些能够及时转型、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往往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相同的声音会相互呼应,相同的气质会相互吸引。这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积极向上、有正能量的人交往,我们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变得更加优秀;而与消极负面的人在一起,我们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变得消沉。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伙伴,能够激发我们的潜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力量就如同锋利的宝剑能够斩断金属。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如果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团结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图片.png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易经》中的名言,犹如智慧的明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不仅揭示了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和原则。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名言的深刻内涵,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我们就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收获幸福和成功。(作者系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研究所所长、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  刘一田)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