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罗山: 秸秆打包“捆草成金” 生态离田“变废为宝”
时间: 2024年09月25日11:24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欣 通讯员 徐勇

  金秋五谷香,“三秋”生产忙。近期,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雷畈村的田野里,秸秆打捆机轰鸣着在田地里往返穿梭,散落在地里的秸秆被快速“吞”进去,随即被捆成长方体从打捆机尾部“吐”出来,并被运往秸秆收储点,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迎来了“二次丰收”。

图片.png

  打捆机对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  罗山县周党镇人民政府供图

  “秸秆打捆回收解决了我们农户的心病。以前我们的农作物秸秆不能烧也不能放,很是为难。现在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对我们下季庄稼有很大的帮助,它不长虫,我们也少操一些冤枉心。”雷畈村种粮大户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水稻收割后,通过机械捡拾打捆技术对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能解决因秸秆粉碎、地墒升高、害虫孳生等引起的土地问题,有利于下茬作物的播种,还能通过过腹还田解决种养殖过程中饲料及肥料短缺问题,延长种养殖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罗山县周党镇以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和循环利用新技术,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利用,实现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的转变。通过秸秆打捆回收,不仅可以为养殖企业备足生产原料,还能消除农田火灾隐患,促进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串起了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链’。”周党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