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小便频繁又疼痛?警惕是间质性膀胱炎作怪
时间:2025-09-02 15:48:56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又被称为膀胱疼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膀胱疾病。与普通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不同,间质性膀胱炎并非由细菌引起,因此使用抗生素治疗完全无效。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膀胱内壁有一层保护膜,叫做葡萄糖氨基聚糖层(GAG层),它就像一层“防水涂料”,阻止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刺激膀胱壁。而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这层保护膜受损,导致尿液中的刺激性物质直接接触膀胱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和疼痛。

  这种疾病的“狡猾”之处在于:它的症状与普通尿路感染极为相似,但常规检查往往找不到细菌感染的证据,导致许多患者被误诊误治,痛苦不堪。

  一、如何识别间质性膀胱炎?这些信号要警惕!

  间质性膀胱炎的表现多样,但主要有以下核心症状:

  1.膀胱区域疼痛

  疼痛位置通常在下腹部、尿道或会阴部,特点是排尿时疼痛加重,排完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期疼痛加剧。

  2.尿频尿急

  患者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严重者每天可达30-40次),且一有尿意就急需立即排尿,难以忍耐。夜间起夜次数增多(2次以上)也是典型表现。

  3.膀胱压迫感

  患者常感觉膀胱充盈、胀痛,但实际尿量并不多。

  4.性交疼痛

  相当比例的女性患者表示性交过程中或之后会出现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常常呈波动性: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自发缓解,然后又无故加重,这种不可预测性更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二、为什么我会得间质性膀胱炎?高危因素一览

  医学界尚未完全明确间质性膀胱炎的确切病因,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性别因素: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比例约为9:1

  年龄因素:多发生于30-50岁人群

  自身免疫因素:部分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因素:有家族聚集现象

  过敏体质:许多患者同时患有过敏性疾病

  既往病史:曾有反复尿路感染或膀胱创伤史

  三、确诊之路:如何揪出这个“隐形杀手”?

  由于间质性膀胱炎没有特异性诊断标志,医生通常采用排除法进行诊断。可能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

  尿常规和尿培养:排除细菌感染

  膀胱镜检查:观察膀胱内是否有特征性的点状出血或溃疡

  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和容量

  钾敏感试验:评估膀胱内膜通透性

  确诊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患者需要保持耐心,配合医生完成必要检查。

  四、全面治疗策略:多管齐下应对挑战

  间质性膀胱炎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管理:避免辛辣食物、咖啡因、酒精、酸性食物(番茄、柑橘类)和人工甜味剂等可能刺激膀胱的食物

  膀胱训练:逐步延长排尿间隔时间,训练膀胱容量

  压力管理: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因为压力常导致症状加重

  2.物理治疗

  盆底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盆底肌肉紧张,改善疼痛和尿频症状。

  3. 口服药物治疗

  组胺药物:如羟嗪,减少过敏反应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在低剂量下可阻断疼痛信号

  止痛药:缓解疼痛症状

  4.膀胱灌注治疗

  直接将药物(如二甲基亚砜、肝素等)通过导管注入膀胱,帮助修复膀胱内膜。

  5.神经调节技术

  对于难治性患者,骶神经刺激等神经调节技术可能有效。

  6.手术治疗

  仅在极少数严重病例中考虑,如膀胱扩大术甚至膀胱切除。

  五、与疾病共存:长期管理策略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学会与它共存至关重要:

  建立症状日记:记录每天的症状变化、饮食、活动和精神状态,找出加重症状的因素

  寻求支持:加入患者支持团体,分享经验和应对策略,减轻心理负担

  设定现实目标:接受症状可能会有波动,专注于症状管理而非彻底治愈

  保持积极心态:虽然疾病带来挑战,但通过有效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生活

  总结

  间质性膀胱炎虽然令人困扰,但绝非不治之症。通过正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重获生活质量。如果你正遭遇不明原因的尿频、尿急和膀胱疼痛,且常规治疗无效,不要犹豫,请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也许,改变就在下一次就诊时发生。

  (姓名:黄波;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科室:泌尿外二病区;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