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当病人被推进手术室,许多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术台前的“主角”身上,殊不知,在无影灯下,还有一支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团队在背后撑起手术的安全——她们,就是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她们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人,却用专业与细致,守护着每一台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术前护理:每一个准备环节都不能马虎
手术护理工作从来不是从“开刀那一刻”开始的,而是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就已悄然展开。
首先,是严格的身份确认。手术类型、术侧、手术部位、过敏史等信息,需要多次核对,确保“人-手术-部位”三者准确无误,避免医疗差错。接下来是生命体征的监测、手术区域的消毒处理、穿刺准备等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确到位,避免任何感染源的可能。
同时,术前心理安抚也是重要一环。面对手术,病人往往会紧张、焦虑,护理人员会用简洁、温和的语言为病人解答疑问,减轻不安。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轻声鼓励,便能让患者安下心来。
二、术中护理:每一秒都在“打仗”
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
器械护士,是手术台上最亲密的配合者。她们负责将每一件手术器械及时、准确地递交,动作迅速又精确无误。对每一件器械的位置、名称、用途都要了然于心,甚至能根据手术节奏提前预测下一步所需。
而巡回护士,则是手术室里“穿梭”的守护者。她们负责整体协调、物资补充、病人监护、器械清点、无菌区维护等多项任务。哪里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比如术中发现输液不足、电极脱落、监护仪报警等问题,巡回护士都能第一时间处理,确保手术环境安全无虞。
此外,无菌操作是术中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看似简单的手套递交,一个轻微的碰触,都可能影响无菌环境。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经过严格培训,不容许任何一丝疏漏。
三、术后护理:从手术台护送到恢复室的每一步
当手术完成,护理工作依旧不能松懈。
病人从麻醉中苏醒的过程,也是风险较高的阶段。护理人员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术后反应是否正常。如果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疼痛等情况,护理人员会迅速进行处理,必要时协助镇痛或调整体位,保障安全过渡到恢复期。
同时,术后交接极为重要。护理人员需将病人的手术情况、术中用药、引流管数量、伤口情况等详细交接给病房或PACU(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做到信息闭环。
此外,还需认真完成器械、敷料的清点与记录,保证物品数量准确、无遗漏;对手术台和室内设备进行全面消毒,为下一台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四、无影灯下的坚守,是一种专业的执着
手术室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高要求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这里没有准点上下班,急诊手术随时可能到来;这里没有节假日,有时一台大手术可能持续五六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是常态。长时间站立、高强度配合、精神高度集中,使护理人员的肩膀、腰背、双脚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但正是这份责任感与使命感,驱使她们一次次坚守岗位。每一个动作的标准化操作,每一次器械的精确传递,每一句对患者的温声安慰,都是她们用心守护生命的证明。
五、被忽视的她们,值得更多理解与尊重
在很多人眼中,护理人员只是“递器械”、“跑腿”的角色,实则不然。手术室护理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心理战;既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她们不仅是手术台的配合者,更是病人生命安全的守护人。
她们穿着蓝色手术衣,头戴无菌帽,脸藏在口罩后,但却用看不见的专业与坚守,撑起手术室的“安全网”。
总结
“无影灯下的护理力量”,不是口号,而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在岗位上的真实写照。在手术室这个高压环境中,她们不喊苦、不叫累,只以一颗初心,执着守护每一个病人的安全与希望。她们值得被看见,也值得被尊重。
(姓名:王焕丽;医院:遂平县人民医院;科室:手术室;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