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转氨酶升高不等于肝炎?中西医教你分辨
时间:2025-07-31 14:59:16    来源:河南经济报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转氨酶升高”这几个字,很多人立刻就会联想到“肝炎”,甚至陷入恐慌。但事实上,转氨酶升高≠肝炎。这个指标虽然与肝功能密切相关,但它背后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本文将从中西医角度,带你深入了解转氨酶升高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科学判断和应对这一常见现象。

  一、什么是转氨酶?它在体检报告中意味着什么?

  转氨酶主要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肝细胞内重要的酶类,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细胞内。当肝细胞损伤或坏死时,这些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的转氨酶升高。因此,转氨酶被广泛用作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更具肝脏特异性。

  AST则在心肌、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也有分布,不完全代表肝脏损伤。

  小结:转氨酶升高提示“细胞受损”,而非“患上肝炎”本身。

  二、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未必都是肝炎!

  1. 病毒性肝炎(确实是常见原因之一)

  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肝细胞破坏,导致转氨酶升高。此时患者可能伴有乏力、黄疸、食欲差等表现。但并不是所有转氨酶升高都是由肝炎病毒导致,需通过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进一步检测确认。

  2. 脂肪肝

  现代人饮食高脂高糖,加上久坐少动,脂肪肝发病率居高不下。轻度脂肪肝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转氨酶轻度升高。

  3. 药物性肝损伤

  很多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等,可能对肝脏有毒性作用,造成转氨酶波动。

  4.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损伤肝细胞,造成转氨酶升高。此时AST往往高于ALT,AST/ALT比值常大于2。

  5. 运动过量或肌肉损伤

  激烈运动或肌肉损伤后,尤其是横纹肌溶解,也可能导致AST升高。

  6. 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肿瘤等

  这些较严重的肝脏病变也会导致转氨酶升高,但通常伴随其他临床症状和指标异常。

  三、转氨酶升高≠肝炎:如何科学判断?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式,可以从多个维度辨别原因:

  1.西医视角:检测+影像+病史

  肝炎病毒筛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

  肝功能全套检查:除了ALT、AST,还要看GGT、ALP、胆红素、白蛋白等

  肝脏B超或弹性成像:判断有无脂肪肝、肝硬化

  病史询问:是否近期服药、饮酒、剧烈运动等

  肌酶检测:如CK升高提示肌肉问题

  2.中医视角:辨证论治,重视“整体”与“调养”

  中医更强调“整体观”和“内外调和”。在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中医常通过舌苔、脉象、体质判断内在失调的根源,例如:

  肝郁气滞:多见于情绪波动大、易怒者

  湿热内蕴:常见于饮酒、饮食油腻

  脾虚痰湿:多见于肥胖、乏力、食欲差者

  四、发现转氨酶升高后,应该怎么做?

  1. 别慌,先复查!

  偶发一次轻度升高未必有临床意义,可能只是劳累或饮食波动引起。建议1~2周后空腹复查。

  2. 明确病因是关键

  是否伴有乙肝或脂肪肝?是否近期服药?通过专业医生综合判断,不要盲目自行服药。

  3. 调整生活方式是核心

  戒酒:避免任何酒精摄入

  控制体重:减少脂肪肝风险

  合理饮食:多吃蔬果、少油少盐,减少动物脂肪摄入

  适量运动:避免剧烈无规律的锻炼

  慎用药物:尤其是止痛药、保健品等

  五、中西医联合治疗:改善肝功能更科学

  1. 西医方案:针对病因治疗

  如脂肪肝以减重为主,乙肝则规范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则需停药+保肝。

  2.中医调理:辨证施治,改善体质

  柴胡疏肝散:适合肝气郁结型,缓解情绪郁结

  茵陈蒿汤:清热利湿,常用于湿热型肝功能异常

  加味逍遥散:疏肝解郁,调和脾胃,适用于女性肝郁体质

  护肝中成药:如护肝片、肝泰乐等中西结合制剂

  提示:中药需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避免乱吃药伤肝。

  结语

  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炎,也不一定就是大病的征兆。但它是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需要认真对待、理性分析。如果你在体检中发现了转氨酶偏高,别慌张,更不要擅自吃药。及时就医、寻找原因、配合调整,中西结合、科学调养,才是真正守护肝脏健康的正道。

  (姓名:崔付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科室:重症肝病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