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不要自行加量减量!乱改药量危害超乎想象
时间:2025-08-06 15:40:54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吃药”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有些人觉得药吃多了伤身体,就擅自减量甚至停药;也有人担心药效不够,擅自加量以求“药到病除”。殊不知,看似只是“加一点”或“减一点”的做法,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健康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药量不能随意更改,以及擅自调整剂量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

一、药物剂量,是“算”出来的不是“猜”出来的!

  很多人误以为药物的剂量只是“推荐量”,可以根据个人感觉自由调整。其实不然,药物剂量的制定,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药代动力学(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规律)和毒理学研究得出的。

  医生开出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及并用药物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后决定的,每一毫克都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

二、擅自加量:急于求效,可能加速中毒!

  “吃一颗不管用,那我吃两颗!”这种想法非常常见,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 常见的加量风险包括:

  1.药物中毒

  比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退烧止痛药,成人每天最大安全剂量不超过4克,超量服用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甚至致死。

  2.血药浓度飙升,引发副作用

  比如地高辛用于心力衰竭,剂量略超标准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某些抗抑郁药物过量可能导致昏迷、惊厥、心脏骤停。

  3.药物相互作用被放大

  多种药物合用时,擅自加量可能加强对肝肾的负担,或让本不明显的不良反应迅速爆发。

三、擅自减量或停药:小心病没好反变重

  与“多吃点药好得快”的人群相对,还有一类人信奉“药能少吃就少吃”“身体自己会调节”,甚至刚一见好就停药,这种行为同样危险。

  ▶ 自行减药可能导致的问题:

  疾病反复或恶化

  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慢性病一旦停药,往往很快反弹。例如,突然停用降压药,可能引发高血压反跳性升高,甚至脑出血。

  2.耐药性增加

  抗生素若未足疗程使用,细菌未被完全杀灭,容易产生耐药菌株,以后再感染时用药效果会大打折扣。

  3.治疗失败,增加医疗负担

  癌症、结核病、乙肝等重大疾病,一旦因为减药、漏服导致疗效下降,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会加重医疗资源负担。

四、真实案例警示:改药量,险些丢命!

  案例一:心脏病患者擅自加量硝酸甘油,导致低血压昏厥

  一名老年男性因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感觉一次不缓解,就接连服用了三片,结果血压骤降,晕倒在厕所,幸好抢救及时才脱险。

  案例二:年轻女性自行停用抗抑郁药,导致复发

  一位抑郁症患者感觉心情“好多了”,就擅自停药,结果情绪迅速下滑,复发后比首次发作更严重,最终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

五、用药安全的五大建议

  1. 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不要以为说明书上的剂量适用于所有人,医生开的才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2.不舒服要先沟通,不要自行调整剂量

  出现不良反应或感觉疗效不佳时,应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而不是自己做决定。

  3.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服药期间要按时复诊,便于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方案。

  4.保存用药记录

  包括药品名称、服用剂量、起止时间等,方便医生查看和评估。

  5.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不同科室开的药物要一并告知医生或药师,避免重复用药或互相抵消、增强副作用。

结语

  每一种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治疗作用,也可能带来风险。擅自加量减量,就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做试验,可能轻则治疗失败,重则危及生命。正确用药,最重要的是信任专业、遵从医嘱。你可以质疑,也可以提问,但绝不能“拍脑袋”自行决定。让我们一起,从每一粒药开始,守护健康,守住生命的底线!

  (姓名:张曼;医院: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科室:药剂科;职称:主管药师 )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