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骨质疏松与脊柱骨折:老年人要警惕
时间:2025-09-04 14:39:43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隐形杀手”。在所有骨质疏松相关骨折中,脊柱骨折最为隐匿,却危害巨大。很多老人常常以为只是“年纪大了,腰背驼了、酸痛了”,殊不知,这些可能正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信号。如果没有及时识别和干预,轻微的跌倒、甚至一个喷嚏,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一、骨质疏松:骨头里的“无声流失”

  骨质疏松症指的是骨量减少、骨小梁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可怕之处在于:骨量的流失是无声的。在没有骨折发生之前,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往往等到“闪腰”、驼背,甚至骨折才被发现。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承受着体重和运动压力。一旦骨密度降低,椎体变得脆弱,哪怕是轻微的外力也可能让椎体塌陷,形成压缩性骨折。更严重的是,多个椎体骨折可导致脊柱畸形、驼背、身高明显缩短,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缩短寿命。

二、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脊柱骨折?

  1. 骨量自然衰减

  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骨量逐渐流失。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骤降,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增加。

  2.合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慢性肾病等,都可能加速骨量流失;部分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也会面临高风险。

  3.跌倒风险增加

  老年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下降,行走不稳,容易摔倒;而一旦有骨质疏松,轻微跌倒即可骨折。

  4.柱本身负荷大

  脊柱长期承重,骨质疏松时最容易“首当其冲”。

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信号

  很多老人会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误以为是“腰肌劳损”或“风湿痛”。实际上,它有一些典型特征:

  突发的腰背部疼痛:常在弯腰、搬重物、甚至打喷嚏后出现;疼痛常位于胸腰段。

  身高变矮:每年减少超过 1–2 厘米,要高度怀疑椎体骨折。

  驼背畸形:多个椎体塌陷后,会出现明显驼背。

  活动受限:久坐久站困难,翻身时疼痛加剧。

  如果不加干预,反复骨折可造成“骨折链反应”,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四、如何科学诊断?

  1. 骨密度检测(DXA)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T 值 ≤ -2.5 即可确诊骨质疏松。

  2.脊柱影像学检查

  X 线可以发现明显的椎体塌陷,但早期不敏感;MRI 更能显示急性骨折和骨质变化。

  3.生化指标

  骨代谢标志物(如骨钙素、CTX)可以反映骨吸收和骨形成情况。

五、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发生,恢复往往有限,因此预防胜于治疗。

  1. 从年轻时储备“骨本”

  骨峰值一般在 30 岁左右达到,年轻时应注重营养和运动,储备足够的骨量。

  2. 饮食调养

  补钙:建议每日摄入 800–1200 毫克钙,可通过奶制品、小鱼虾、豆制品获取。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推荐适度日晒或口服补充。

  少盐少碳酸饮料:高盐和磷酸盐饮料会加速钙流失。

  3. 规律运动

  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广场舞,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平衡训练:如太极、瑜伽,可减少跌倒风险。

  4. 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熬夜。

  家中环境要防滑、防跌倒。

  5. 药物防治

  对于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

  双膦酸盐类:抑制骨吸收。

  降钙素:缓解骨折疼痛。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促进骨形成。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适用于绝经后女性。

六、骨折后的治疗手段

  如果已经发生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包括:

  1.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支具固定、止痛药物。适合轻度骨折,但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2.微创手术

  椎体成形术(PVP)

  3.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通过注入骨水泥,迅速稳定椎体、缓解疼痛、恢复部分高度。

  4.综合康复

  包括功能锻炼、康复理疗,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七、一个真实案例

  70 岁的王阿姨,身高 160 厘米,近两年发现自己“矮了三四厘米”,同时背越来越驼,常有腰酸背痛。起初以为是年纪大了没办法,但一次轻微滑倒后,疼痛剧烈难以翻身,到医院检查发现多节椎体骨折。经过微创手术加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但日常生活依然受到影响。如果王阿姨能在绝经后就定期做骨密度检测、合理补钙补维生素D,或许情况不会这么严重。

总结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不是单纯的“骨头问题”,它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寿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定期筛查、科学预防、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三大法宝。不要等到“腰背驼了、疼得受不了”才重视,未雨绸缪,才能真正守护好脊柱健康。

  (姓名:陈道东 ;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科室:骨科一(脊柱外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