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肝癌,这个听起来令人胆寒的疾病,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据《202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41万例,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问题来了:肝癌早期真的“毫无症状”吗?答案是否定的。肝癌的早期信号虽然隐蔽、不典型,但并非完全没有征兆。关键是,我们是否足够警觉,能否听懂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为什么肝癌早期“难察觉”?
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它没有痛觉神经,即使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也可能不会引起明显不适。此外,肝脏有极强的代偿功能,一部分细胞损伤后,其他部分可以“代劳”,维持正常功能。正因如此,肝癌常常悄无声息地发展,待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肝癌早期完全“无迹可寻”。事实上,肝癌早期的一些细微表现,如果警惕性高、及时筛查,是有机会早发现、早治疗的。
二、这些“微妙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1. 右上腹隐痛或不适
肝癌早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右上腹部隐隐作痛、胀胀的感觉。这种不适并不剧烈,常被误认为是“胃不好”或“消化不良”。实际上,这可能是肝脏包膜被拉伸、或肿瘤压迫周围结构引起的轻微疼痛。
提示:如果右上腹持续不适,并排除胃肠疾病,要考虑肝脏方面问题。
2. 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胀
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功能受损会影响胆汁分泌和脂肪代谢,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饭后腹胀等。尤其在没有明显诱因(如暴饮暴食)下出现上述症状,应提高警惕。
提示:40岁以上、有肝病史者如出现持续食欲差,需检查肝功能。
3. 体重突然下降
在没有刻意节食、运动的前提下,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如一个月减重>5%),可能提示肿瘤“偷走”了营养。肝癌早期可能导致代谢异常、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引发体重下降。
4. 疲乏、乏力、精神不振
肝脏是代谢的“中枢工厂”。肝功能减退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下降、白天嗜睡等。很多患者将其归因于“压力大”或“年纪大了”,但如果这种疲劳是“没有来由”的,且持续存在,建议检查肝功能。
5. 黄疸、尿黄
肝癌可能侵犯胆道系统,阻碍胆红素排出,导致皮肤发黄、眼白发黄、尿液呈“浓茶色”。黄疸虽然常见于中晚期肝癌,但在部分早期病例中也可能出现轻度黄疸。
6. 肝掌、蜘蛛痣
蜘蛛痣是以胸部、面部为主的扩张毛细血管,形似蜘蛛;肝掌则是手掌红斑。这些是典型的肝功能受损体征,虽然不是肝癌特异表现,但在慢性肝病或早期肝癌中常可见。
7. 夜间盗汗或低热
肝癌在早期可能释放某些致热因子,引起间歇性发热或夜间盗汗,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更年期症状”。尤其是持续性低热(37.2°C-38°C)且无其他感染源时,需提高警惕。
三、这些人群,是肝癌的“重点防守对象”
肝癌并非“无缘无故”找上门,以下高危人群最容易“中招”:
1. 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
约80%的肝癌与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相关。病毒持续复制会导致慢性炎症,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2. 肝硬化患者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酒精、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都是肝癌的重要基础。肝硬化被视为“癌前状态”。
3. 长期大量饮酒者
酒精可直接损伤肝细胞,诱发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显著提高肝癌风险。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
随着肥胖、糖尿病发病率上升,脂肪肝相关肝癌病例显著增多,且无病毒感染史者常被忽视。
5. 有肝癌家族史者
家族中若有肝癌患者,其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病风险明显升高。
四、早期发现肝癌的“金标准”:定期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关键。临床建议如下:
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AFP)检测
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
必要时行CT或MRI增强扫描,以提高早期检出率
特别提醒:AFP并非绝对指标,部分肝癌患者AFP正常,因此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
五、肝癌发现早了,有治愈的机会吗?
答案是肯定的。肝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
早期肝癌(BCLC 0-A期):可选择外科切除、射频消融、肝移植等,5年生存率可达50%-70%以上;
中晚期肝癌:多数已失去手术机会,只能依赖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手段延长生命。
因此,“早诊早治”是改变肝癌预后的关键。
六、科学预防肝癌,从日常做起
1. 接种乙肝疫苗
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肝癌手段。新生儿应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成人高危人群(如家属有乙肝患者)也应检测HBsAg并视情况接种。
2. 避免肝炎传播
不共用剃须刀、牙刷、针具;避免不洁性行为;血源筛查合格;定期查肝功能。
3. 健康饮食,远离黄曲霉毒素
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中可能含有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储存粮食要干燥通风,食物要煮熟煮透。
4. 戒烟限酒
长期酗酒、吸烟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宜超25克,女性不宜超15克。
5. 控制体重,管理代谢病
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癌发生风险。
总结
肝癌并非“无声无息”的杀手,而是一个“有迹可循”的疾病。它不会一夜之间降临,而是悄悄地,通过种种微弱的信号提醒我们:身体正在出现问题。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忽视这些信号,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机会。
(姓名:张小博;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肝胆外科;职称: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