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血栓悄悄形成,这些生活习惯正在“帮凶”
时间:2025-08-15 16:05:13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你可曾想过,每一次久坐、熬夜或者暴饮暴食,可能都在为体内“隐形杀手”——血栓——提供温床?血栓并非突然出现的灾难,它通常悄无声息地形成在血管内,慢慢积累风险。等到它阻塞重要血管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生命危险。了解血栓形成的隐秘过程,掌握日常防护措施,是每个人都该重视的健康课题。

  一、血栓的危险与隐秘

  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异常凝固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可以出现在动脉或静脉。动脉血栓主要导致血流供应中断,引发心梗、脑梗;静脉血栓则可能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许多人对血栓存在误解,认为只有老年人才容易患上,其实中青年、肥胖人群、长期久坐的人群也可能悄然受害。

  血栓之所以危险,部分原因在于其“沉默性”。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偶尔发现。例如,深静脉血栓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酸胀、疲劳或脚踝轻度浮肿,很容易被忽视。

  二、生活习惯如何成为血栓的“帮凶”

  血栓形成通常与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三大因素有关。现代生活中,许多习惯无意间触碰了这三条危险通道。

  1. 久坐不动:血流变缓的隐患

  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开车或看剧,会让下肢静脉血流减慢,血液滞留,增加血栓风险。研究表明,每连续坐超过4小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升高。尤其是中老年人、肥胖者、孕妇,久坐的危险性更高。

  小技巧防护: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做踝关节旋转、腿部伸展或轻度步行,让血液流动起来;长途飞行或自驾时,适当活动腿部,避免血液滞留。

  2. 不健康饮食:血液“加厚”的元凶

  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形成血栓的温床。大量油炸食品、红肉和高糖饮料,长期摄入会让血液处于易凝状态,血管内皮受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小技巧防护: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燕麦、深海鱼、坚果和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平衡,避免暴饮暴食,让血液保持顺畅流动。

  3. 缺乏运动:血液循环的隐形障碍

  运动不足不仅导致血流缓慢,还会增加肥胖和代谢紊乱的风险,加速血管老化。适度运动能够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改善血液黏稠度,对防止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小技巧防护: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行。对于久坐人群,可以尝试办公桌前伸展操或短距离快步走,保持血液活力。

  4. 生活作息不规律:血液节律被打乱

  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影响血液黏稠度和血管内皮功能,使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血压升高、炎症因子增加,血管环境变得更易“粘连”。

  小技巧防护: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尽量固定作息时间。晚上避免过量饮酒和过重晚餐,让身体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5. 烟酒习惯: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吸烟不仅破坏血管内皮功能,还会增加血小板聚集,使血液更易凝固;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两者叠加,加速血栓形成。

  小技巧防护:戒烟或尽量减少吸烟量,控制饮酒频率与量,保持血管健康和血液流动顺畅。

  6. 药物滥用或不当:意想不到的风险

  部分口服避孕药、激素类药物或一些辅助减肥药物,会增加血栓风险。此外,自行使用止痛药或营养保健品,也可能影响血液黏稠度或血液循环。

  小技巧防护:使用药物前,务必咨询医生,尤其是有家族血栓史或慢性疾病的人群。严格按医嘱用药,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使用。

  三、如何科学预防血栓

  血栓预防应贯穿日常生活,遵循科学原则:

  定期体检:血脂、血压、血糖、血液黏稠度等指标要定期监测,尤其是4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的人群。

  健康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保持血液流畅。

  适度运动:坚持有氧运动和肌肉锻炼,改善血液循环。

  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降低血栓风险。

  戒烟限酒: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液高凝状态。

  心理管理:保持心态平和,长期紧张、焦虑会间接影响血液黏稠度和血压水平。

  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糖尿病、长期卧床、孕期或有家族血栓史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低剂量抗凝药物或采取特殊监测措施,以进一步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

  四、血栓的早期识别

  血栓的危险在于隐匿,但有些早期信号值得关注:

  下肢突然肿胀、酸胀或疼痛

  行走或站立时呼吸急促

  胸部不适、心悸或轻度胸闷

  突发头晕、口角歪斜或言语不清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管影像学或血液检查,排查血栓风险。

  结语

  血栓并非偶发事件,而是现代生活方式与身体状态长期作用的结果。久坐、熬夜、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烟酒习惯,这些“看似无害”的日常行为,正悄悄成为血栓的“帮凶”。

  科学生活、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是防止血栓形成的根本措施。通过对生活习惯的调整和对身体信号的关注,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减少血栓风险,让血液保持顺畅,远离可能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

  (作者:张守瑞;单位:鹤壁市人民医院;科室:全科医学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