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危及生命的“双重威胁”
时间:2025-07-23 15:42:01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刚刚降临人世的新生儿,是这个世界上最柔软也最脆弱的存在。而就在这段本应充满呵护与温柔的日子里,有一种可怕的“连环杀手”可能悄悄逼近,那就是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

  这一疾病不仅侵犯宝宝的血液系统,更进一步波及中枢神经系统,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若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造成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一、什么是“败血症+脑膜炎”的双重打击?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等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感染反应;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病原体通过血液屏障,侵入脑膜和脑脊液,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当这两者联手,“败血+脑炎”的组合攻击,不仅加速病情进展,更大幅提升死亡率和致残风险。

  数据显示,新生儿败血症中约有20%~30%会并发脑膜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儿尤其高危。

  二、这不是普通的“发烧”:识别关键症状

  新生儿不会说话,疾病初期症状常常隐匿,极易被误诊为普通感染或消化不良。但家长和照护者如果了解典型表现,就能抢占诊治的“黄金时间”。

  1. 一般症状(提示败血症):

  体温异常:可高热,也可能低温;

  吃奶差:吸吮无力、拒奶、频繁吐奶;

  精神状态变化:嗜睡、反应迟钝或烦躁哭闹;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黄疸加重:持续时间异常或加重、反复;

  腹胀、呕吐、便秘或腹泻:提示胃肠功能受影响。

  2.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提示脑膜炎):

  前囟膨隆:囟门鼓起,甚至搏动明显;

  高调尖叫:哭声尖锐、持续,常被形容为“脑膜炎哭声”;

  频繁惊厥或抽搐;

  眼神呆滞、眼球上翻;

  颈部强直(年长些的新生儿可能出现);

  反复呼吸暂停、发绀、四肢抽动;

  持续嗜睡、甚至昏迷状态。

  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个,都应引起高度警觉,越早干预,越可能挽救脑组织不被不可逆地破坏。

  三、如何确诊?医生靠这些“证据”判断

  1. 血液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或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

  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升高。

  2. 血培养

  是确诊败血症的“金标准”,可明确感染菌种和药敏信息。

  3. 腰椎穿刺 + 脑脊液检查

  是诊断脑膜炎的关键步骤,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蛋白、糖水平,进一步进行病原体培养。

  虽然腰穿听起来让人心惊,但对于明确诊断、指导用药、判断病情至关重要,且操作安全规范。

  四、治疗原则:时间就是生命

  面对败血症合并脑膜炎,新生儿的救治争分夺秒:

  1. 抗生素及时足量

  早期给予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如头孢三代+氨基糖苷类);

  待培养结果明确后,依据敏感菌调整抗菌方案;

  脑膜炎患儿治疗时间需足疗程(14~21天或更长),防止复发。

  2. 支持治疗全面细致

  补液、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

  重症患儿可能需要输血、呼吸机辅助或静脉营养;

  严密监护体温、呼吸、心率、尿量、神志等生命体征。

  3. 并发症预防与干预

  抽搐可使用抗惊厥药;

  出血倾向需输注血小板;

  颅压升高者要注意头位摆放和适当脱水治疗。

  五、后遗症有哪些?能避免吗?

  即便抢救成功,新生儿脑膜炎仍可能留下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例如:

  智力发育迟缓;

  运动障碍(如偏瘫、脑瘫);

  癫痫;

  听力损伤或耳聋;

  视力问题。

  这也是为何医生常常建议脑膜炎康复期需定期进行听力筛查、头颅影像、发育评估,必要时开展早期干预。

  能避免这些后遗症吗?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足疗程,并在康复期给予充足营养、科学护理与定期随访。

  六、如何预防这场“可怕双击”?

  1. 对于孕产期:

  定期产检,及时处理母体感染;

  产前筛查GBS(乙型链球菌)并在分娩时给予抗生素预防;

  分娩过程减少无指征的操作,缩短破膜时间。

  2.对于新生儿护理:

  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

  出生后加强脐部护理、清洁卫生、哺乳指导;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减少探视;

  高危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应延长住院观察,监测异常体征。

  3.家长要学会这些:

  了解正常新生儿状态,发现“异常反应”时提高警觉;

  对宝宝出现嗜睡、尖叫、发热、黄疸加重、呼吸不稳等情况不要犹豫,尽早就医。

  结语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是让无数家长闻之色变的医学名词。但我们要相信,医学的进步、家长的警觉、护理的到位,三者结合起来,就能为新生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对抗这场“双重威胁”,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每一次早一步的识别,每一次规范的用药,每一次不放弃的观察,都是对小生命最深沉的守护。

  (姓名:高航;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科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 )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