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息县:深化“信用+监管”模式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时间:2025-01-17 15:50:4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余江

  为全面构建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信用承诺、信用报告、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监管、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全过程闭环运行。息县不断强化市场和行业信用监管精准化水平,信用在提升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建立重点行业信用监管规范。为加强重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和促进重点行业信用管理,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分别在食品药品、医疗卫生、消防安全、水土保持、养老服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建立行业信用监管规范、对行业信用归集、信用承诺、信用分级、信用奖惩等作出具体规定。

  广泛运用信用报告。为加强信用报告的应用,息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应用信用报告的通知》,要求有关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将信用报告作为办理相关行政管理事项的重要依据。为便于企业查询下载打印信用报告,在县政务服务自助大厅安装了信用报告查询打印一体机,为企业提供24小时查询打印不打烊服务。

  积极开展信用分级监管。将信用等级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依据市场主体信用等级高低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风险较高、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

  实施联合奖惩机制。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正向激励机制,在企业申请办理变更、备案等审批登记业务时,对信用风险低的企业给予实行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更多便利化举措。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

  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认真落实并推广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双书同达"制度,创新推行“事先告知+全过程服务”息县信用修复模式,按照处罚决定日期梳理待修复企业信息,建立信用修复动态台账,主动提醒帮助符合条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重塑信誉。息县应急管理局探索开展线上线下双模式信用修复工作。制作线上信用修复指南,企业可自行在线上完成信用修复,实现“零跑腿”,提升惠民便企质效。

编辑:王丽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