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漯河 > 正文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温室大棚暖意浓
时间:2025-01-22 15:06:0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王卫平 赵梦衍

  1月15日,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胡桥村育苗基地看到,温室大棚中,幼苗长势喜人。数十名工人分工明确,取苗、挑苗、装盘等动作娴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IMG_20250122_124440159.png

  在大棚一角,来自周口市西华县黄桥乡的瓜农们正忙着将订购的西瓜苗搬运装车。育苗基地负责人赵向勋介绍,今年气温偏高,瓜苗的出苗时间较往年提前了二十多天。“目前,300万棵瓜苗已有70万棵出棚。今年的气候条件对育苗极为有利,希望这些瓜苗能助力瓜农们大丰收。”

  “我每年都到这儿买瓜苗。这儿的瓜苗价格公道,品质也有保障。”召陵区召陵镇大徐村的瓜农徐民富正忙着把前两天拉苗时用过的纸箱送回基地。

  据了解,赵向勋投身育苗产业已有十多年。他介绍,目前基地内矗立着二十余座现代化育苗大棚,棚内配备了肥水一体系统、自动浇灌系统以及自动温控系统。这些先进设备为幼苗的茁壮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基地年育苗量高达1000万棵,培育的果蔬苗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西瓜、甜瓜、圣女果等,充分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其产品不仅畅销省内,还远销河北、四川等地。

  “近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每天来基地务工的有上百人。” 赵向勋说,这些工人既有胡桥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也有从较远地方赶来的务工者。他们在此工作,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学到了先进的育苗技术与管理经验。

  赵向勋时常带领团队奔赴各地,参加各类培训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持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

  对于育苗基地的发展,村民满是支持与期待。基地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赵向勋将带领基地继续阔步前行,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与致富契机,共同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