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杨洋 李媛媛 付瑞清 罗佳琳
七月的太阳,如同火球般炙烤着豫北平原,将温县岳村的试验田晒得油光发亮。刘永明蹲在田边,卷起的裤脚沾满了泥土,手指轻轻捏起一把泛着油光的玉米叶,对着太阳眯起眼睛:“瞧这叶片,浓绿得能滴出油来,根须扎得深,茎秆硬挺得很——这就是天脊化肥的魔力!

刘永明是温县岳村天脊化肥专营店的店主,自2016年与天脊结缘,就只专注做天脊化肥,他说,一辈子坚持干好一件事,就是把天脊的化肥送到每一个农户手中,让农民用上安心肥、放心肥、舒心肥。
“我就认天脊一个品牌,用服务和诚信打动农户。”这就是刘永明对天脊品牌的坚定信念。
缘起:一袋化肥埋下的“信任种子”
刘永明与天脊化肥的缘分,始于岳父薛长岭的焦作市鹏宇农资公司。
薛长岭是天脊集团的第一批经销商,刘永明记得,2015年他跟着岳父去张王庄村的张二宾家,张二宾蹲在院门口抽旱烟:“薛哥啊,你说的这‘天脊’,俺凭啥信?俺种了二十年地,用的都是尿素。”薛长岭没说太多,只是拉着张二宾到他的地里,弯腰扒开老张家地里的土说:“您瞧这土,板结得像石头,庄稼根扎不深,施再多肥也是浪费。”随后,他从车上卸下一袋天脊化肥并介绍到,“天脊化肥含硝态氮、铵态氮、水溶性磷,见效快;这袋化肥免费送给你,要不咱今年的庄稼先试一亩地看看效果如何?”薛长岭用一袋天脊化肥的承诺,种下了信任的种子。
那年秋收,张二宾家的玉米棒子长得格外喜人,一亩地比往年多收了100多斤。老人拍着大腿笑得合不拢嘴:“老薛啊,你这‘天脊’是真中!”那一刻,刘永明的心被深深触动,他暗暗发誓,要将这份信任传递下去。
2016年,刘永明如愿加入公司学习,“我那时候啥也不懂,就每天跟着老业务员下乡,去地里听他们给农户讲什么作物应该施那种配方的肥料,跑了半年,就慢慢上手了。”刘永明说。

2017年,刘永明从岳父手中接过了天脊的接力棒,并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焦作市宇盛农资服务有限公司。薛长岭告诉他:“这生意不只是卖货,是跟土地打交道。天脊这牌子,靠的是让庄稼说话,让老乡信服。”
那一刻,刘永明望着车间里一袋袋印有“天脊”字样的化肥,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他忽然懂了——所谓缘分,不仅仅是上一辈用几十年的光阴,在泥土里埋下的信任种子,更是他未来要倾尽全力去浇灌的梦想之花。
深耕:试验田里的“较真儿哲学”
“小刘,你要搞试验田?100多亩地,可不是闹着玩的!”在温县黄庄乡常庄村,村民赵大强问道。
刘永明未作应答,只是默默蹲在田埂边,目光专注地审视着玉米的长势。七月的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他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后背上。然而,他全然不顾这酷热难耐,指尖轻轻捏起一撮泥土,在指间缓缓细捻,感受着土壤的质地与湿度。

“今年这试验田里的玉米,用的可是天脊肥。”他微微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指着眼前茁壮成长的玉米说道,“瞧瞧现在,这玉米茎秆粗壮得如同健壮青年的手臂,根系更是发达得像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深深扎进土壤里汲取养分。照这长势下去,到了后期,肯定能收获茎秆粗壮如柱、籽粒饱满似珠的玉米,而且绝对不会有秃尖现象,妥妥的大丰收!”
刘永明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农户亲眼见证天脊化肥的神奇效果,他们公司自己承包了一块120亩的试验田,一半使用别的化肥,一半使用天脊化肥,收获前夕,他还召开了现场观摩会,让附近的农户到田间看天脊化肥带来的增产奇迹。
不仅如此,他还在农户的地里搞起“试验田”,让农户在自家的地里免费使用天脊化肥,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说话。这样的“试验田”,刘永明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家了。种粮大户王大姐嫌天脊化肥贵,刘永明就带着她去看邻村的试验田:“您看这小麦茎秆粗壮、分蘖力强、群体结构合理,天脊化肥中含有双氮双磷配方、富含中微量元素及硝酸稀土,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改良土壤结构并增强作物抗逆性。再看这麦穗,颜色金黄、籽粒饱满,千粒重比您用的肥多六克,一亩地多打粮食100多斤,够买一袋化肥了。”刘永明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与坚定。

慢慢地,刘永明的“试验田地图”在附近各个乡镇传开了:常庄的小麦试验田、王庄的玉米试验田、岳村的地黄试验田……每个试验田旁都立着一块小黑板,详细记录着施肥时间、用量对比和土壤变化。农户们蹲在地头看,拿着本子记,嘴里念叨着:“小刘的试验田,比自家账本还实在。”
坚守:泥腿子心中的“庄稼梦”
这些年,刘永明的手机成了“农技热线”。凌晨两点接到农户的电话,说玉米苗发黄,三伏天,他顶着烈日去查看,发现是灌溉不当;腊月里还有人发微信,问冬小麦该不该追肥,他立即到田间地头去给农户讲解施肥技术。在他的专营店里,最显眼的位置不是价目表,而是一摞摞试验田记录——哪块地用了天脊的硝酸磷肥,哪块地用了复合肥料,产量、投入、收益率算得明明白白。

天脊化肥以其无可挑剔的优良品质,在化肥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与深度信赖。正是基于这份坚实的信任基石,刘永明每年的化肥销量持续稳定在1万吨以上,在当地化肥销售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典范。
“现在年轻人都说要‘诗和远方’,可我的诗就在地里,远方也在地里。”刘永明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土地的深情与眷恋。他深知,天脊化肥好是好,但光靠卖产品不行,得教会老乡咋用,为啥这样用。就像教娃吃饭,光端碗不行,得告诉他哪口菜有营养,咋吃才不闹肚子。
在交谈的过程中,刘永明不止一次地说,“选择天脊,就是选择了安全放心。因为天脊的产品质量有保障,售后有服务,农户们用了天脊化肥,从来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所以我卖得也很踏实。”

为了让每一位农户都能用上天脊化肥,刘永明还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要多跟种粮大户沟通,而且要结合现在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让农户们能够减肥增效,真正地为农户考虑。”刘永明说,除此之外,还要利用“试验田”让周边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用事实说话,用效果征服人心。
暮色渐浓,刘永明锁上专营店的门,门楣上的“天脊”二字虽已斑驳,却依然清晰如初,像刻进了岁月里,也刻进了刘永明的心中。泥土的芬芳裹着晚风涌来,刘永明深吸一口气——这是土地的味道,也是他坚守了十几年的味道。
他说:“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干透,比赚多少钱都踏实。你瞧这地,你对它真心,它就给你真金白银;你对它敷衍,它就给你荒草棵子。我就想当这片地的‘守肥人’,用天脊的化肥,守着这片土地一辈子。”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刘永明与天脊化肥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用信任与坚守,共同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丰收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