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武功乡:党建引擎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7-18 09:56:3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尹群涛 王丽
“这几年,村里环境越来越好,路修到了家门口,工厂也开到了村里,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7月15日,走进舞钢市武功乡刁沟村,村组道路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宽敞平坦,小菜园、小花园在房前屋后相映成趣。在村广场散步的村民,谈及村里的变化,脸上满是笑意,赞叹不已。
舞钢市武功乡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基层高效能治理,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精准谋划产业发展、培育文明新风、整治人居环境,一幅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振兴新蓝图正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结硕果。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武功乡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土地活起来、村民富起来,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为确保集体经济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可发展、能带富,武功乡结合全乡实际,制定出台了“13661”工作法,即出台一个实施意见,建立人才、资源、土地三本台账,明确6种村集体经济发展类型,破解资金、人才、土地、技术、劳动力、市场六个方面的难题,出台一个奖惩办法。以此来激励各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目前,我们已引进岗王村金源制衣厂、坡魏村食用菌种植园、后营村圣欣农生态农业示范园、刁沟村食药两用瓜蒌基地等12个集体经济项目,这些项目在乡内落地生根,辐射带动6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如今,全乡实现了村村有发展项目、家家有致富平台、人人有就业机会。”提及产业项目,武功乡党委书记余鹏召如数家珍。

党群共建,精神文明花开艳。“喜丧事,从简办; 破旧俗,立新意; 文明风,吹满村......”每日清晨,武功乡田岗村的大喇叭都会循环播放由村民共同修订的村规民约。为持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武功乡各村通过“大家议、大家定”的方式,量身定制了涵盖诚信、法治、文明、移风易俗等正能量内容的村规民约,并在醒目位置上墙公示。抓住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出台了《武功乡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从制度层面引导抵制不良风气,促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为群众作表率。
武功乡指导各村自主开展“乡村光荣榜”“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选树活动,先后评选出乡级“乡村光荣榜”系列先进人物60名,平顶山级19名,省级3名。评选出“文明家庭”15户。在全乡形成了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如今,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崇德向善等文明之花在武功乡竞相绽放,有力助推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的培育。

党员带动,乡村旧貌换新颜。武功乡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乡村两级党员志愿服务队23支。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党员干部带领志愿服务队以身作则,带头清除私搭乱建、清理卫生死角,带头捐款捐物支持和美乡村建设,还带领群众修建游园、广场......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村群众积极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各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焕然一新,22个村共建成各具特色的微型游园、广场40余个,其中,滚河李、草坡等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脱颖而出,多次接受兄弟乡镇及其他县市的观摩学习。


武功乡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建设,全乡共设立137个网格,配备122名网格长、129名党小组长、310名专兼职网格员及266名志愿者,实现对全乡22个行政村6859户农户的全覆盖。网格员常态化深入到农户家中,督促指导他们整理庭院内外卫生、打扫房前屋后道路。同时,还化身“宣传员”,向群众讲解开展环境整治的目的意义,引导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推动该项工作的常态长效和村居环境的时时美、处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