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新密市:“检察蓝”入驻综治中心解纷更高效
时间:2025-07-18 15:33:5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张胜利 郭艺辉

  “原来只想在检察院窗口咨询下法律问题,没想到检察官们就把我们俩的矛盾解决了,谢谢新密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在矛盾得到彻底化解后,当事人张某与王某感慨道。

  一起说这话的是河南省新密市平陌镇某村的村民张某与王某。10多年前,张某将自家耕地让王某承包使用,但没有明确承包期限及补偿费用。后两人发生补偿纠纷,张某认为王某既然占用自己的地了就应该补偿,而王某则认为张某要价太高。为此,双方多次协商,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后来还发生了口角,无奈之下两人一起来到新密市综治中心检察院窗口,想找个法律专家咨询下给“评个理”。

  2025年7月18日,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在受理张某与王某占地补偿纠纷案件时,承办检察官魏沛豫充分利用12309检察服务及综治中心平台优势,通过协作机制第一时间对该案组织调解。调解中,承办检察官、值班律师、人民调解员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采取“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调取土地确权档案,厘清争议地块的权属情况;另一方面结合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相关规定,向双方释明权利义务。同时,引用“六尺巷”典故,劝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成功化解这起长达10多年的占地补偿纠纷案。于是就出现了前面的一幕。

  这起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新密市检察院入驻综治中心后,以“小窗口”撬动“大治理”生动实践的缩影。该院入驻新密市综治中心后,坚持将法律监督的“绣花针”精准融入基层治理的“千条线”,让法律监督深度融入矛盾纠纷化解最前沿,使公平正义可触可感,不仅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而且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即解心中结”,走出了一条检察为民的新路径。

  2025年4月,该院入驻新密市综治中心以来,探索建立“规范化筑基、智能化赋能、专业化强质、统一化聚力”的“一站式”矛盾化解工作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通过在职能延伸中筑牢矛盾化解防线,在数据赋能中前移监督关口,在救助联动中修复社会肌理,实现了为民解纷、为诉减压、为稳聚力。“目前,我院实现涉检信访量同比下降42%,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7.8%,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在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检察智慧的同时,也以法治力量筑牢新密平安建设基石。”新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晨说。

  规范化筑基,统一服务标准,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新密市检察院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在新密市综治中心设立规范化检察服务窗口,摆放《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和《检察机关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引导图”》,为来访群众指明依法表达诉求的具体路径,确保案件“一个不拖、一个不漏”,真正做到小案不小办,小事认真办。按照《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规范》要求,该院制定《新密市综治中心检察窗口工作细则》,明确检察窗口与公安、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的协作流程与职责边界,打造高标准服务空间。同时明确检察机关在综治中心的首接责任,深化“接诉即办”实践,实施“一窗受理、内部分办、协同履职”,对疑难案件实行“一案一专班”,用公正解“法结”,用情理化“心结”,使一些纠纷化解周期大大缩短。建立跨部门案件研判机制,针对疑难复杂案件,由检察官联合检察院其他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研判,为当事人提供精准维权路径。建立“检察官+律师+心理咨询师”调解组合机制,每周定期邀请法官、警官、律师共同参与信访案例研判会,通过多视角专业分析提升矛盾化解能力。

  智慧化赋能,数字检察强基,激活智慧治理“新引擎”

  新密市检察院依托该院智能化平台,打造来信、来访、12309热线、网络、视频接访“五位一体”接访体系,推动法律监督与综治大数据相融合,努力实现矛盾预防、化解、跟踪全链条数字化,以科技创新破解传统信访接待的痛点难点。该院在积极推行“领导包案+”模式,检察长、副检察长定期接待群众来访、预约接访、带案下访,并对首次提出的刑事申诉、立案监督等案件做到“应包尽包”的前提下,建立信访矛盾风险预警系统,对接新密市综治中心数据库,对重复访、集体访、极端情绪访等建立红色预警机制,由系统自动识别潜在风险点,推送至包案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系统还实时追踪案件进展,确保纠纷化解全程可控、高效推进。此外,该院依托综治中心汇聚各类社会治理信息,能够更加快捷掌握行政执法、治安管理、民生问题等方面的线索,增强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公益诉讼、民事支持起诉等工作的精准性,更能直接回应群众诉求。2025年4月至今,通过大数据筛查司法救助线索12件,成功办理救助案件9件,发放救助金12万。此外成功预警重大风险隐患8起,推动化解群体性纠纷8件。

  专业化强质,建立专业团队,推动矛盾化解“治未病”

  新密市检察院将新密市综治中心作为推动矛盾化解的“前沿阵地”,该院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以专业力量为内核,以多元协同为路径,打造高水平矛盾化解团队,用鲜活案例推动矛盾化解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团队依托检察职能优势,通过“一案三查”机制(查案件本身问题、查当事人诉求合理性、查原信访化解工作质量),重点处理涉检涉诉信访案件。建立“包案+听证+救助”三位一体工作法,包案领导严格落实“六包”责任(包阅卷、包审查、包督办、包结案、包化解、包稳定)。2025年院领导包案4件,化解率达99%。同时建立律师库,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与新密市司法局联合制定《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办法》,邀请律师参与简易听证、释法说理。2025年4至今,已组织公开听证51场,引入律师参与42次,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帮扶困难群众23人,成功化解涉企信访3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目标。如2025年6月,在一场涉及新密某小区停车纠纷的听证会上,该院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物业公司、业委会代表旁听听证,检察官通过“个案解剖”推动类案治理,现场讨论小区停车管理指引、矛盾纠纷分级响应,促进该起纠纷及时调处成功。

  统一化聚力,延伸监督触角,跑出检察为民“加速度”

  新密市检察院积极打造资源整合、职能聚合、效能融合的“一站式+全链条”工作模式,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大家庭”。即检察院前台受理窗口统一接待信访群众,后台根据事项类型分流至检察服务区、矛盾调处区或司法救助区,改变过去检察机关“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该院还在新密市综治中心专门设立“检察业务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办公室”,将四大检察业务全面统一嵌入综治平台。如在平台嵌入社区矫正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嵌入公益诉讼线索收集,拓宽线索来源。联合新密市司法局设立行政争议化解室,化解行政争议。在综治中心检察院窗口建立“常驻骨干+轮值专家+网格延伸”力量配置模式,常驻2名检察干警负责日常接待,每周同时安排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官进行轮值。在乡镇综治站则设立检察联络点,聘请网格员担任信息员,延伸监督触角。建立司法救助快速通道,与民政、人社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帮扶联动。2025年1月至今已通过平台获取公益诉讼线索7条,立案3件,督促整治水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建成说:“新密市检察院入驻综治中心,将法律监督职能下沉到社会治理最前沿,以检察职能的微入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通过提前介入信访、民事纠纷、轻微刑事案件等,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公开听证、检调对接等方式,织密矛盾化解防护网,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有效破解了信访工作终而不结、案结事不了等难题,我为该院的经验做法点赞。”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