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网评 > 正文
新华时评·一线评论|农村厕改别变成“造景工程”
时间:2025-07-24 08:54: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7月23日电 题:农村厕改别变成“造景工程”

  新华社记者

  近日,媒体曝光山西稷山县多个农村公厕“只能看不能用”,由于种种原因长期锁门闲置,沦为摆设。农村公厕建而不用,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背离了提升人居环境、造福一方的初衷。

  农村厕改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是惠民生的务实之策。近年来,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干净整洁的农村公厕为村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但在厕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有的地方“为改而改”,新厕设计缺陷大、质量差、保障弱,导致长期闲置;有的地方急于求成,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生搬硬套搞“一刀切”;有的地方厕污处理“最后一公里”难打通,配套设施迟迟不见动工……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体现现代文明水平,想真正把好事办好,一点“花架子”都要不得。

  一些地方农村厕改沦为“造景工程”,究其根源,还是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冲动作祟,没有把农村厕改作为一项让农民真正得益的惠民事业来干,而是以“迎检心态”将之当成作秀的机会。这不仅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作风问题。

  上级部门应树立科学的考核导向,要对农业农村领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开展全面排查,查查有没有脱离地方实际、有没有损害农民利益、有没有浪费国家资金?要用制度手段铲除好大喜功心态的生存土壤。

  厕改工程建设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禀赋和百姓生活习惯等因素,量力而行,采取适宜的改厕模式、建设标准;还应加强日常维护,“建得起”更要“用得好”,确保政策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全流程惠民。

  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把农村厕所建好用好,才能让老百姓真正省心、舒心、暖心、顺心。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