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检察院:把法律监督职能融入综治中心“朋友圈” 让矛盾纠纷化解成为群情民意“温度计”
时间:2025-07-30 11:05:4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张墨涵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检察为民理念,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助推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选派检察骨干常驻新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全链条”,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

延伸检察职能,促推纠纷源头化解
通过入驻新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整合检察职能与综治平台资源,主动参与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丰富法律监督方式和手段,形成“预防、化解、治理”全链条工作机制,形成党组领导、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织密矛盾纠纷依法化解职责网,促进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联动治理,依职责受理群众控告、申诉、法治宣传与咨询、国家司法救助、来信来访,参与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与疑难复杂信访研判会商等工作,发挥综治中心资源共享力量,协同解决化解纠纷矛盾,多方交互、多元化解,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检察动能,推动社会治理问题标本兼治,在践行检察为民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强化内外协调,凝聚纠纷化解合力
更近:把法律服务搬到“家门口”,少跑腿、更便捷!依托“一站式检察服务中心”资源,在综治中心设置“检察服务中心”,每天由专职检察官助理、新密检察志愿者等坐镇窗口,融合综治中心原有的纠纷调解功能,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多端协同”,员额检察官定期轮值,全面收集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线索,以及公益诉讼线索,确保法律监督全面覆盖。更早:从“事后灭火”变“前端预警”,纠纷矛盾早预防!检察干警以轮驻方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矛盾,主动靠前、深度融入,数据赋能、联动共治,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末端处置转向源头预防,探索检察力量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探求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最优解”,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更暖:司法救助、普法宣传,用“检察温度”传递法治关怀。对重点人群实施帮教计划,监督社区矫正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预防重新犯罪,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案释法,增强公众法律意识,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更强:联动多部门,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联合研判、协同处置机制,形成社会治理合力,与其他入驻单位协同治理,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促进城乡社区依法自治,减少基层矛盾纠纷,共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规范工作流程,激发多元解纷效能
检察干警亮身份、强责任。挂牌上岗,公开联系方式,随时“在线”解难题,设立12309检察服务窗口党员示范岗,安排专职检察官助理接待当事人,耐心安抚情绪,认真倾听诉求,引导固定证据,合法理性维权,用真诚抚平当事人的焦虑,用智慧与耐心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持续拓宽服务群众路径。业务骨干精业务、优服务。派驻专职检察骨干,用温情服务守护公平正义,始终以“如我在诉”的理念真诚接待每一名群众,一次次解“法结”化“心结”,用读家书、见家人的心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综合运用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被害人家庭摆脱困境,重拾生活希望。部门条线聚合力、促协同。与综治中心中入驻的各职能部门联动,构建“大治理”格局,应用大数据模型发现涉案线索,精准对接各职能部门窗口,推进数字检察模型高水平应用,开辟守护民生“新路径”,积极推广运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拓宽公益诉讼线索举报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公共利益。检察骨干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推动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及时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利益,新密检察一直在路上。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全力助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和检察履职服务能力,在法治轨道上实质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