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南阳 > 正文
【以案说法】南阳宛城区人民法院:未戴头盔骑电动车,事故赔偿“打九折”!
时间:2025-07-30 16:15:2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通讯员 李亚瑾

  在日常生活中,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车辆,近年来该类车辆在驾驶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头盔虽小,却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在事故发生时能对驾乘人员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然而,部分驾乘人员为图一时“方便”,仍存在不戴头盔骑行的情况。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在交通事故中头部、面部受伤,因事故发生时未戴头盔,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其自行承担10%的责任。

  基本案情

  某天,王某驾驶二轮电动车行驶时,与对向驾驶二轮电动车的李某发生碰撞,造成李某受伤、双方车辆受损。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李某受伤后入院治疗,经诊断存在颅脑、上颌、面部损伤。因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李某将王某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

  对于原告李某的损失及责任划分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交警部门作出的事故责任划分是针对交通事故而言,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及原则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不同,事故责任认定不能等同于民事侵权赔偿中的责任分担。民事赔偿责任应根据民事诉讼的归责原则,结合事故发生时行为人对损害发生的过错程度综合认定。本案中,交管部门虽认定被告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但原告李某受伤的主要部位在于颅脑、面部,与其未戴头盔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李某对自身损害结果的发生具有一定过错。因此,法院酌定原告李某应对其损害自行承担10%的责任。

  法官说法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在发生事故时,车身容易失去平衡,驾乘人员容易被甩出,而头部往往会先着地,或者撞击到车辆或其他物体。在速度加惯性的作用下,驾乘人员头部一旦与坚硬的路面发生碰撞,轻则面部受损,重则颅脑损伤导致死亡。而质量合格的头盔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是遭遇危险的一道有力防线。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台不同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以养成安全出行习惯,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在此提醒,广大驾乘人员在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时,一定要规范佩戴头盔,既是对个体安全的保护,也是对公共安全的承诺。切莫因舍小“盔”吃大亏!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