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淇县监管支局:引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8-01 15:21:5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窦祺沣 张利哲 孙一平
今年年初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淇县监管支局认真落实上级监管局和淇县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品质淇县”建设目标,积极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全县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重点行业金融支持持续深化
围绕全县重点行业发展需求,持续强化监管引领,纵深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走深走实,扎实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化拓展“行长进万企”专项行动,全力支持全县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发展转型,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政银企对接,推动县工商联与辖内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引导加大对先进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截至6月末,全县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长9.96%。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24.56%,“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30.61%,两项数据增速均高于全县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且高于全市两项数据增速。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取得硕果
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主动作为、靶向发力,着力打造走访督导、帮扶培训、动态监测、定期会商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提质增效,动态完善“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利用“红黄绿”灯联合会诊机制,实现金融服务与企业融资需求深度匹配。截至目前,已帮助22家“黄灯主体”企业成功转“绿”,转化率达96%;协调机制新增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持续为小微企业降本增效。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果显著
紧扣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应进尽进、应贷尽贷”的核心要求,强化与住建部门协调联动,定期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和银企融资协调会,组织各银行机构开展全覆盖式摸排,全面梳理企业融资需求与项目困难清单。针对问题项目,建立“一对一辅导”机制,成功助力御煦苑项目纳入“白名单”,推进“白名单”扩围增效。
保险“稳定器”作用愈加凸显
充分发挥监管职能,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全县保险业在服务民生保障中释放更大效能。积极宣传推广“惠鹤保”等本土普惠保险产品,提升普惠保险覆盖面,切实增强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加强保险行业服务质量监管,进一步提升理赔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保障百姓幸福生活和产业稳定发展的坚实后盾。
金融消保守护体系全面筑牢
高效处置金融消费者投诉、举报、信访事项,以专业高效赢得群众认可,2次收到群众锦旗致谢。同时,引导各银行保险业构建“线上+线下”的立体式宣传模式,做好线上媒体有发声、线下网点有行动,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教、防非打非活动。开设“淇非说非”金融宣教线上阵地,创新推出“淇小非”形象IP,推送防非信息2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防非知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项线下宣传活动35场次,发布25篇网络媒体报道,累计惠及群众超5万人次,群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