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南召“皂”林 科技赋能 林业特色树种皂荚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召开
时间:2025-08-18 15:37:1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代文娇

  前年还是灌木丛生的低产林,今年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示范林,3—5年进入丰产期后每亩效益可达6000元——这是记者近日在南召县崔庄乡马良村银河虎山的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区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况。据介绍,以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为支撑,南召县的“实施林业特色树种皂荚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成效明显。

  8月14日,南召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举办了“林业特色树种皂荚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全县各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县花木协会代表、中药材企业代表、种植大户及林业系统技术人员等共计100余人参加。

  会议特邀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皂荚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范定臣,以《林业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皂荚开发利用及栽培技术》为主题做专题报告。范定臣从皂荚的良种培育、高效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及市场推广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全面介绍了皂荚的种类、经济价值及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中心科研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王敏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皂荚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王副所长针对皂荚易感染的18种传染性病害、5类生理性病害及28种害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

  培训结束后,与会人员前往南召县崔庄乡马良村银河虎山的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区进行实地观摩。现场,改建后的皂荚良种示范林生机勃勃,树木长势良好,部分已挂果,且荚果长度普遍超过30厘米,展现了优良品种的稳定特性。参会人员惊叹不已,并自发地展开了交流讨论。

  项目主持人、南召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周虎介绍称,该项目区在2013年采用实生苗造林,存在荚果少且小、皂刺短、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逐渐失管导致杂灌丛生。去年3月,项目组对林地进行了全面清理,每亩保留约50株健康树木,并清除了杂灌、藤本植物及杂草。4月,通过改良插皮接技术嫁接了良种皂荚,并实施了抹芽、除蘖、修剪、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成功将穷山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范定臣在现场对管理和生产中的难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强调皂荚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经济生态型乡土阔叶树种,具有“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多重功效。他还为与会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胸径7—8厘米的皂荚树嫁接后3-5年进入丰产期,每株可产荚果约2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格6元/公斤计算,每亩地效益可达6000元左右。

  据悉,“林业特色树种皂荚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由河南省林科院提供科技支撑。项目主要目标包括改建良种示范林270亩、建设良种采穗圃30亩、总结凝练皂荚低质林改造技术1套、开展技术培训3次共计260人次,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皂荚产业发展。

  此次皂荚专题培训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活动,不仅帮助与会人员深入洞悉皂荚的多重用途,熟练掌握高效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更使其深刻认识到林木良种对林业生产的关键赋能作用。通过本次活动,南召县技术人员与林农的皂荚培育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企业及林农培育皂荚优良品种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既为县域皂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推进林草生态建设、加速乡村全面振兴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冯雅楠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