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信阳市平桥区:青春热血浇灌文明之花
时间:2025-08-26 10:11:3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张豪

  在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的志愿队伍里,有个身影格外亮眼。他是教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梦想的美术老师,是协助大家编织流苏穗子的“巧手先生”,更是用镜头记录新人幸福瞬间的公益摄影师——他就是凤凰台居委会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吕浩然。作为一名大二学生,他已参与镇政府组织的志愿服务多年。最近,他和母亲组成的“志愿母子档”,在镇上的爱心粥屋成了一道温暖风景线。

  清晨五点半,粥屋里早已热气腾腾,吕浩然正麻利地帮着盛粥、分馒头。他的母亲则在一旁细心地为环卫工人们递上米粥,轻声叮嘱大家慢点吃。“这些师傅凌晨就上街清扫,得让他们吃口热乎的。”吕浩然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今年暑假,他几乎每天都泡在粥屋,从端送食物到收拾碗筷,样样活儿都抢着干。而他的母亲不仅常年参与志愿服务,还捐献资金用于添置桌椅和厨具,让这个小小的爱心据点更温馨。

  从自小看着母亲奉献的背影,到主动报名镇政府的志愿项目,母亲的言传身教像种子般在他心里生根发芽,让他逐渐明白公益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这份公益初心,早已融入吕浩然的生活。七夕前夕,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教群众编织流苏穗子,灵活指尖翻飞间,带着大家反复练习。最终,他和群众一同完成许多爱心织物,悉数送到了社区孩子们手中。

  暑假里的“多彩假期‘艺’路‘童’行”活动中,他带着孩子们画家乡的白果树、绘新时代的洋房,用画笔勾勒出洋河镇的变迁。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背着相机为新人免费拍摄结婚纪念照。镜头里没有奢华的排场,却有新人紧握的双手和眼里的星光。“希望通过这些照片告诉大家,幸福不在于彩礼多少,而在于真心相待。”他笑着说。

  从文明实践所到爱心粥屋,从孩子到老人,吕浩然的脚步遍布洋河的各个角落。当被问起做志愿的初衷,他望向正在给环卫工人添粥的母亲:“大概是想像妈妈一样,成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人吧。”这个夏天,吕浩然用青春力量诠释着“奉献”二字,也让志愿精神在洋河大地上静静流淌。

  目前,该镇志愿氛围日益浓厚,志愿者们接力参与爱心粥屋服务,主动承担镇图书馆的整理与值守等工作。未来,洋河镇将出台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文明实践所等阵地功能,搭建线上公益平台,整合资源。同时,宣传先进事迹,营造浓厚氛围,让志愿精神深入人心,推动公益事业发展,讲好“洋河故事”,让洋河成为充满爱心的幸福小镇。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