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浅谈中国酒文化:喝酒的好处 酒与人性的关系
时间:2025-08-22 11:43:34    来源:    

  酒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酒文化则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表现。人们在饮酒中表达喜怒哀乐,抒发感情趣事,创造着丰富的酒文化和酒艺术。酿酒在中国已有大约5000年的历史,酒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其实,酿酒的起源很早,人类早先就注意到了自然界酒的存在,新石器时代,随着陶器的出现,人类逐渐酿造出果酒。谷物酿酒是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以后才出现的。大量古文的记载和古代酿酒遗址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的种类很多,在汉代,就已有廉价的行酒,有少曲多米一宿而熟的甘酒,有叫“鹾”的白酒,有叫做“酾”的红酒,还有叫“酞”的清酒等。清酒发酵周期长,酒味醇香酽烈。清酒中的“中山冬酿”尤为著名。 按照酿酒的原料来分,有粮食酒、椒酒、葡萄酒、菊花酒、梅花酒、桂花酒、榆酒、马乳酒等。粮食酒的原料是稻谷、小麦、稷、高粱等。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朱翼中的《酒经》记载,古人仪狄最先发明用桑叶包饭的方法造酒。夏初时,仪狄用此法造酒献给大禹。虽然酒味甘美,但大禹喝后却说: “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于是下令,断绝造酒。因而,酿酒的方法当时只在小范围内流传。《说文解字》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传说杜康是周朝时的一个牧羊人。一天,他带着竹筒装的小米粥去放羊,但是他把竹筒忘在了一棵树下,直到半个月后,他才又在树下发现。这个时候,竹筒里的小米粥已经发酵变成了酒,透着一股香气。杜康喝了一口,甘甜醇美,于是,他便将剩下的酒带回去给村里人品尝,大家喝了后,都觉得味道非常好。于是,酒便在无意中被发明了。从此,杜康不再放羊,专门从事酿酒。于是,古人常以“杜康”来代指酒,曹操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传说毕竟难以令人全信,但酒在周朝已用酿制乃是不争的事实。1987年在殷墟中发现了酿酒作坊遗址,并出土了密封完整的商代古酒,证明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酿酒业就已出现。到了周代,朝廷设有专门管理酿酒的官员“酒正”,《周礼》还记载了酿酒须注意的六个问题,酿酒技术已相当完备。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用谷物酿酒,需经过糖化和酒精发酵两个主要过程。中国是世界公认最早发明用酒曲酿酒的国家。酒曲中含有大量混杂生长的霉菌和酵母,分别起着糖化和酒精发酵的作用。用这种酒曲酿酒,可使糖化和酒精发酵连续交叉进行,因此被称为复式发酵法。几千年来,制曲和用曲酿酒一直是中国所独有的谷物酿酒技术,欧洲直到19世纪末,才知道这种独特的方法,并将其称为“淀粉发酵法”。

  我认为,酒具有物质形态和精神内涵的双重属性,更是物质财富和精神灵魂的双重融合。春天喝酒寻欢,夏天喝酒释闷,秋天喝酒解愁,冬天喝酒取暖,白天喝酒礼节,晚上喝酒爱好。那么,喝酒有哪些好处呢?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说真话。一句真言能令人暖如春风,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人们经常会聚在一起喝酒。喝酒喝到一定程度,就摆脱了虚伪的面纱,袒露了真实的自我,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酒后吐真言”。

  肝胆相照。酒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不见,多少酒场,面红耳赤,信誓旦旦,胸脯拍得啪啪作响,亲如兄弟姐妹,披肝沥胆,争着买单,抢着付费,袒心露肺的表白,伴着涕泪横流,其场面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延年益寿。少喝,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活力四射,激情飞扬,常常让生命处于年轻状态,当然可以焕发青春,意气风发,满满的激情。

  酒可以壮胆。酒精埋藏了懦弱的劣根性,让一个消极懦弱的人突然之间变成英雄好汉。让一段难以启齿的暗恋突然之间告白于天下。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调节气氛。天下无酒不成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对于人际交往,酒是拉近人们关系的最好纽带。

  激活天才。李太白的辉煌一生,与酒形影不离。他的才情里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琼浆玉液。酒像火焰,像闪电,它劈开浓浓的黑暗世界,敲碎了思维的桎梏,让人耳目一新。

  英雄的试金石。曹孟德当年与刘玄德青梅煮酒论英雄,内藏多少玄机和智慧,考量着一个人的勇气,胆略,智谋。武松醉打蒋门神,潇洒自如;林冲火烧草料场,豪迈万丈;多少热血男儿,借助好酒,彰显英雄本色,播下千古英名。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凝聚人心。古人说‘生死之交一碗酒’,刘关张桃园结义,再到竹林七贤,他们并没有文字契约,却以酒为媒,结成知己,酒扮演着何其重要的角色。

  利于爱情的收获。古话说,酒为色之媒。红粉佳人,玉面含羞,如果有美酒相佐,自然颊上生春,眸内流情,顾盼多姿,风情万种,一如贵妃轻醉,千娇百媚,倾国倾城。此情此景,非常有利于俘获芳心。

  挥洒激情。生命永远只是一个过程。个性化的燃烧,方可璀璨夺目。酒在这里扮演了一个神奇角色。酒精能让血液沸腾,激情如春潮涌动,催发年轻态,提振精气神。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放松心态。提高睡眠质量,也有助于抛开烦恼。许多患有严重失眠症的人,小酌几杯有时就能有助于睡眠,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

  增进感情。通融情感,办成实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你所求之事就会在轻描淡写中愉快地完成了。

  浪漫缔造者。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椀盛来琥珀光 ’。喝出情调,唱出浪漫,纵酒高歌,唱出人世繁华,喝出品位,喝出境界。

  看清世事。苏东坡说过‘我观这世界,不如醉里真。’喝出高水准者,反而会越来越清醒,对万丈红尘,洞若观火。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雅俗共赏。‘琴棋书画诗酒花’是古文化人的七大雅事,贩夫走卒,等等也常常视酒为知己。许多时候,酒轻易就能让人放下各种姿态成为朋友。

  广交朋友。混迹于江湖上的人们谁不明白,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现在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了,要合作,讲共赢,流行团队精神。朋友多多益善,想要活得精彩,或者成就宏图霸业,就必须广交朋友,方可纵横四海,所向披靡。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酒色财气歌》是明代民间流传的处世箴言,作者已不可考。全诗仅十二句,却以酒、色、财、气四字为纲,辩证揭示欲望与人生的关系。全诗如下: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我认为,这首诗词前六句直指过度放纵的危害,后六句点明合理克制的智慧,教导世人避免极端、把握分寸,堪称古代版“生活平衡指南”。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这句话是说,过量饮酒伤身如毒药,沉迷情欲蚀骨如钢刀。

  我认为,这两句用夸张比喻警示放纵之害。酒能助兴亦能乱性,古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却也有豪饮误事的教训。情爱本是人生美事,但若失度便如刀刃加身。生活需懂收放,小酌怡情,专一守心,方得长久安宁。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这句话是说,贪财如遇猛虎伤人,斗气常成灾祸源头。

  我认为,财富本是生存根基,但过分追逐会反噬己身。《红楼梦》中王熙凤敛财无度,终落得草席裹尸。怒气更需警惕,邻里争一寸地赔上三年收成的故事比比皆是。守财知足,遇事息争,才是安稳之道。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这句话是说,若只见酒色财气之害,不如彻底舍弃。

  我认为,此句看似决绝,实为铺垫后文智慧。如同有人见刀可伤人便毁尽菜刀,反让生活不便。处世忌走极端,与其因噎废食,不如思考如何善用。真正的清明在于权衡取舍,而非简单抛弃。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这句话是说,宴饮承载礼法规矩,情谊维系人际往来。

  我认为,酒在祭祀婚宴中凝聚人心,色喻正常情爱缔结家庭。除夕无酒便少团圆味,夫妻无情则家如空壳。凡事有度则利大于弊,春节浅酌三杯助兴,日常相敬如宾持家,方显中正之道。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这句话是说,缺钱财寸步难行,少骨气易受欺凌。

  我认为,财为生存之本,气是立身之魂。囊空如洗时求医问药都难,唯唯诺诺者常被得寸进尺。但求财当如老农春耕秋收,踏实积累;立身应似青松不折腰,守住底线尊严。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这句话是说,酒色财气皆可为用,关键在于把握分寸。

  我认为,全诗精髓尽在此句。有人日饮半斤致病,有人三餐小杯活血;有人贪财入狱,有人善用济贫。恰似裁衣需量体,处世要量力。节制欲望而不禁绝,善用资源而不沉溺,才是通透活法。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酒文化在民俗礼仪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敬神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习俗,而酒被谓为圣洁之物,是敬祭品中必不可少的。农人耕种前,要奉酒祭神,祈求风调雨顺。行船老板要办开船酒和拢岸酒,祭江河水神以求平安。婚姻乃人生大事。新郎、新娘要喝合卺酒、合欢酒,赴婚宴称为喝喜酒;生子育女,添丁进口,要喝三朝酒,办满月酒。老人做寿要办寿酒。客人临门,设酒款待;朋友远足,把酒饯行。酒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酒即欢,有酒成慰藉,无酒不成敬意,无酒不成礼仪。(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古陶瓷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古玉珠玛瑙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 刘一田)

编辑:冯雅楠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