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民办高中教师领导力提升交流会”在新密举行
时间:2025-08-25 15:27:28    来源:    

  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和新密市教体局联合主办的“民办高中教师领导力提升交流会”于8月23日上午在新密市青屏高级中学召开。本次会议秉持“公益办会、思想立会、经验兴会”理念,吸引了来自北京、广东、云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21个省市的近6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副社长、中国教师报原总编辑雷振海,全国学校品牌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校品牌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魏书生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国忠,潍坊一中原党委书记兼校长、潍坊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曹红旗,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黄坚,四川成都新津为明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何刚,新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红军,青岛国开第一中学校长、山东潍坊教科院原副院长、潍坊四中和安丘四中原校长韩忠玉,广东中山崇德教育集团校长、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韩宜奋,河南新密青屏高级中学校长、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王建华等。

  河南省新密市青屏高级中学王建华校长作了题为《三流生源的高中何以活出自己的样子》的主旨报告。学校以差异化策略开拓民办教育新路径:凭精致导学案、高效早读、高效课堂、高效自习的全流程管理提效;借艺术特色、师资强化、家校共育,塑校园文化品牌,建可持续教育生态。学校以 “以孝治校” 为核心理念,通过感恩教育、“感恩之星” 评选、设立 “感恩孝心奖” 等举措,培养学生感恩与关爱他人的品德,推动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形成 “家校社” 协同育人氛围。

  青岛国开第一中学校长韩忠玉作了题为《以信心激发潜能,用创新引领发展 —— 从薄弱到卓越的破局突围之路》的主题讲座,他重点强调校长凝聚力的四大来源:一源于高尚人格魅力,靠胸怀气度容人、人格人品动人,需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关心尊重教师;二源于学识业务能力,以学识才干服人,校长不仅是行政领导,更要懂业务,需持续走进课堂、走进办公室;三源于勤蓄务实作风,唯有以勤奋工作、务实劳动,才能赢得教师尊重与赏识;四源于科学领导艺术,要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还需适当授权与赏识激励,调动全员积极性与创造性。

  全国学校品牌发展联盟秘书长赵国忠在《向青屏高中学习什么》的报告中分析了民办高中招生遇冷的十大原因。他倡导学习王建华校长“青屏奇迹”的办学智慧:薄弱民办高中需打造高效课堂,且要体系化推进,即高效课堂=善教+精案+好学;打造高质量教学也需体系化推进,涵盖新德育+新管理+“1+7”高效课堂。他强调要科学看待民办高中“生死局”,以中国智慧破解招生困局,并指出中国民办高中未来发展“大势”:办人人满意的精品学校、人人成才的品牌学校、人人向往的最好学校。同时倡导,教育本质是影响,大教育即给学生带来大影响,教师需具备高效教学理念与教学驾驭能力。

  四川成都新津为明学校校长何刚就“困局之下,民办高中如何突围”作精彩报告。面对绵阳教育的竞争压力,学校坚守先进办学理念,坚持高效教育教学模式,尤其通过激情教育、高效课堂、高效训练与精细管理,实现高中跨越式发展。他提出民办学校需坚持“三个代表”:一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导向;二是代表先进教育生产力,以“学本思维四度课堂”“三清个辅”为抓手,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三是代表全体家长核心利益,实现学生“三高”目标——高升学、高素质、高发展,最终助力学生达成高幸福人生目标。

  安徽阜南亲情高中校长杨天亮作了题为“以第一性原理推进教育变革”的报告。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结合个性化学习、游戏化机制、深度师生互动、数据科学管理和开阔视野等方法,成功改造了一所薄弱乡镇高中,并正在探索一种打破传统、融合素养与学业、以学生为中心的未来教育新模式。

  广东中山崇德教育集团校长韩宜奋以鲜活而感人的实例,畅谈了她对师德的看法。她认为:师德一定是有回报的,是最绵长、最美好、最温暖的回报;师德是予德得德,暖人暖己的,而不是克己利他的;师德是要用心去投资,要用温暖去懂得、陪伴学生的成长;师德最有力量之处是学生的成长成材;师德在实践中的具体化,要紧紧围绕着“爱教育、美教育、情教育、暖教育、真教育、慢教育、新教育、优教育”来展开。教育的过程就是真情投入的过程,她把培养出大爱、自信、阳光、有担当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精彩的演讲让在场老师深受感动和启发。

  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院王红顺副院长在行业观察分析中提出,青屏高中为县域民办高中开辟新路:精准培养中等生,实现家长、学生、教师“三满足”;以人文关怀(优待教师、家属支持、孝道激励)解决内驱力,辅以严格习惯管理及适中教育;定位高考同类最优,借力家委会建立信任、传播口碑;教学多元建模,导学案保底,核心是“学别人,是为了更好做自己”。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课堂观摩、师生教育叙事、闭门座谈和全局对话等活动。(韩霞)

编辑:王丽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