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原经济 > 正文
仅靠吃药可能错过最佳时机?微创玻切打破“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单一用药僵局!
时间:2025-08-26 11:29:17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引 言

  近日,商丘的赵女士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辗转奔波,终于完成了左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手术治疗,但由于病史拖延时间太长,视神经已接近萎缩,术后虽然视力只略有改善,却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相较于赵女士,同样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驻马店患者王先生由于手术治疗时机不同,却别开新局。

  王先生20多天之前感觉双眼视力下降伴视物遮挡,最终确诊为“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跑遍当地医院一直口服用药,但效果不佳,视野也在逐步缩小。

  由于是双眼发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王先生,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挽救视力至关重要。在多方咨询后,得知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有治疗此病的先例,遂立即赴郑。

  李玉军院长为该患者进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王先生眼底视盘水肿快速消退,视野范围扩大。

  王先生视力也从发病时的0.15,逐渐恢复到了右眼0.5,左眼0.6,十分难得。

  ▶ 视盘部变化(OCT检查)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不仅仅只靠药物治疗,需依据病因及时升级治疗方案,联合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以精准干预、重塑视神经血供,切实改善患者视觉功能与生活质量。

  为什么说“只吃药”是在赌概率?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简称ION) 是导致中老年人突发性、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的“罪魁祸首”之一。

  眼底病专家李玉军 教授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你可以把视神经想象成一根由数百万根纤细电线(神经纤维)捆成的‘数据线’,负责将影像传递给大脑,而给这根数据线供电的,是一张微小的神经血管网络。”

  ▶ 视盘水肿边界不清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本质上就是这张为视神经供血的血管网络发生了“堵塞”或“灌注不足”,导致视神经因缺血、缺氧而“罢工”甚至坏死,常见症状就是视盘水肿,视野缩小,视力下降等。

  ▶ 视盘水肿(OCT检查)

  临床上,ION一经确诊,患者往往立即被收入院:大剂量激素冲击、扩血管药物应用、高压氧舱治疗……手段虽多,却多停留在“减轻水肿、挽救残存视功能”的层面——能恢复多少算多少,窗口期一过,视神经仍难逃萎缩命运。

  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出现,为这条“单行道”辟出了新出口:一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视神经水肿可在短期内显著消退,部分患者视力得以“二次跃升”。把握时间、及时改变治疗方式,才有可能把即将关闭的治疗窗口重新推开。

  ▶ 病变示意图

  李玉军教授表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成因较为复杂,研究发现,很多该病患者不仅受全身疾病影响,也存在玻璃体视盘牵拉因素导致。”

  因此,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至关重要。

  专家提醒: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要有预警思维

  注意合理用药

  避免夜间过度降压,尤其是一些长效降压药可能导致夜间低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时间。

  警惕视力异常

  警惕清晨异常,如晨起后出现一过性黑朦、视力模糊,应高度警惕。

  加强重视程度

  一旦出现无痛性、突然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要争分夺秒前往有救治能力的专业眼科医院,而不单单是回家吃药观察!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通常可以利用视野检查、FF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科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先进设备,对患者进行快速且精准的评估。

  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标志着对该病的治疗从被动、单一的“用药观察”模式,转向了主动、多元的“综合抢救”模式,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拓展出了新的途径。

编辑:杨存玲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