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勇闯高龄手术“禁区”为95岁患者完成根治手术
时间:2025-08-26 15:08:3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刘冰 郭傲寒
近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在院内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支持下,成功为一位95岁高龄患者实施了结肠癌根治术。老人术后恢复顺利,重获健康。依托多学科的精诚协作,手术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提供了精准的治疗,为其及时化解了生命危机,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是该院在高龄、高危、复杂胃肠肿瘤综合诊治领域实力的集中体现。
九旬老人腹痛不止,高度怀疑是结肠癌的95岁高龄徐老太因吃不下饭,腹部疼痛、腹胀,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彩超检查后,医生考虑老人有腹部肿块、肠套叠,且患者高龄、营养状况差、贫血,随即将其收治入院。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该院管床医生刘满仓立即为患者完善了CT、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多项检查。入院时徐老太血红蛋白仅有39g/L(成年女性正常值为110-150g/L),已处于危急值状态,科室团队紧急给予纠正低蛋白血症、输血、营养等支持治疗。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主动脉、冠脉及心脏瓣膜钙化,还有慢支炎、肺气肿、双肺慢性炎症、腹膜炎、阑尾囊肿、升结肠套叠,部分横结肠结构显示欠佳,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及原因。消化内科专家会诊后分析认为,让老人接受肠镜检查风险大,甚至还会有肠道破裂可能,加之患者心肺功能差,因此肠镜检查对其来说并不适用。
那怎样才能找准病因,为老人尽快解除病痛呢?普外科一病区科室团队综合分析病情,仔细查体后判断很大可能是结肠癌导致的患者肠道梗阻,若任由病情发展,不及时找到病灶、解除梗阻,其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有必要通过手术探查找到病因。
科学评估打破手术年龄枷锁精准操作助老人化险为夷 然而为高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老人各器官功能减退、机体的代偿能力差、手术耐受性差,对创伤和麻醉的应激能力降低,相应的麻醉风险与手术难度成倍增加……对于整个手术团队来说,这注定是一场“硬仗”。
普外科一病区主任郭帅将情况上报医教部后,立即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机制,邀请麻醉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放射科、呼吸内科专家,为患者进行了一场全面深入、个体化的“生命评估”。经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判断,团队达成共识:患者虽然高龄,但重要脏器状况相对稳定,手术是当下根除病痛的最佳方案。
郭帅和刘满仓医师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并取得信任和支持后,决定为老人实施腹部探查手术。在精准评估的基础上,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手术团队在多学科专家支持下制订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科室医护团队全力“备战”,积极调整老人营养状况,持续纠正贫血,维护好重要脏器的功能,将其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为手术创造条件。
入院第五天,郭帅带领手术团队在麻醉科医护的严密配合、监护下,为老人实施了腹部探查手术。术中诊断患者为升结肠肿瘤伴肠梗阻、阑尾肿物,遂行右半结肠根治切除术。手术团队操作精准、快速,尽最大可能减少手术对老人带来的创伤。经过一个半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患者被送至ICU接受监护治疗,病情稳定,两天后返回普通病房。手术后病理报告显示为右半结肠回盲部腺癌。
在术后恢复阶段,普外科一病区医护团队持续给予患者营养、抗感染、抗凝、纠正心衰等对症治疗,并多次申请组织多学科会诊,及时优化治疗方案。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恢复良好,已于近日顺利出院。
“我科已为数名90岁以上的老人实施全麻手术,最高龄患者105岁。”郭帅表示,“高龄并非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区,现代医学尤其是微创技术飞速发展、严谨的多学科综合评估(MDT)制度以及精细化的围手术期管理,使得更多像徐老太这样的高龄患者,通过手术获得更好生存质量和更长久生存期,成为现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