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漯河 > 正文
舞阳县九街镇:制度创新引领乡村生态建设
时间:2025-08-26 15:44:3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2025年,舞阳县九街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通过体制机制系统性重构,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依托“网格化责任体系”与“多元共治生态”的双轮驱动,全镇33个村庄实现从碎片化治理到全域精细化管理的跨越式转型。这一变革不仅重塑了乡村空间价值,更探索出一条以制度创新激活内生动力的乡村振兴路径。

  织密责任网络,激活治理效能

  面对环境整治碎片化、运动式难题,该镇以制度重构破局:三级网格管理机制:建立覆盖33个村的“班子成员包村+乡村干部包组+保洁员包区域”责任体系,细化路段、落实人员、压实职责,实现“重点区域重点管、死角盲区有人管”。督查考核闭环:推行“日督导、周评比、月观摩、季总结、年奖惩”机制,以督办单限期整改,动态调整“优胜劣汰”,重奖先进村居。这套机制将过去“突击整治”转化为常态长效治理,使环境管理从“粗放式”迈向“精细化”。

  “四字诀”工作法,破解整治痛点

  该镇提炼“管、宣、清、治”四字诀,直击环境顽疾:“宣”字筑基: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宣传,开展夜宣14次、发放倡议书700余份,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清”字攻坚:以“干部带头、党员示范、村民参与”三级联动推进村庄清洁,推行生活垃圾“户入桶、村收集、镇转运”模式,累计清理乱堆乱放190处,清运垃圾3.2吨。“治”字克难:组建党员突击队,攻克沟道垃圾等“硬骨头”,发动80余名志愿者清理沉积垃圾,同步种植树木1800棵、花草6500平方米,实现“治乱”到“增绿”的跨越。“四字诀”将抽象治理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让政策真正“沉下去”、效果“长出来”。

  党建引领赋动能,社会协同聚合力

  打破政府“单打独斗”困局,构建多元共治新生态:党员联户机制,推行“1名党员+N户群众”包干制,250余名党员带头拆危房、清杂物,以“党员红”引领“生态绿”,累计拆除闲置建筑164处,为乡村环境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小切口大作为,微更新激活乡村新气质

  该镇以“微小切口”重塑乡村空间价值,整合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群众房前屋后空闲地,改造成菜园、花园、果园、游园等。先后筹资600多万建成胡岗村史馆、红井游园、麦场记忆、“范文澜、冯纪新旧居”、井李村红色展馆等,全力打造红色文旅示范带,推动西部沿线人居环境迭代升级;围绕胡岗村、石岗村、何口村、井李村农民画人才和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农民画特色,创新思路,通过墙绘等方式,融合民间艺术与移风易俗功能,打造“一处改造、多重效益”的公共空间。这些“微更新”项目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

  九街镇的实践表明,人居环境整治的核心在于制度设计的精准性与治理体系的韧性。通过三级网格管理实现责任闭环,借力“四字诀”工作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依托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格局,该镇将环境治理从“单项攻坚”升级为“系统重构”。九街经验的价值,正在于以制度之力唤醒主体之能,以空间之变铸就发展之基。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