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陈乡青山村:情系群众急难事 送病就医暖民心
时间:2025-08-29 09:57:0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欣 通讯员 张巧
8月25日晚上10点,在这个大多数人已安睡的雨夜,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青山村东湾组七旬独居老人张凤胜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呕吐不止。无助之中,老人强忍不适,摸索着拨通了墙上包组村干部联系卡上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回应简单而坚定:“您别急,我们马上到!”
雨夜疾行,紧急救援显担当。接到求助电话后,罗陈乡青山村包组干部王丽没有丝毫犹豫,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联系党支部书记共同火速赶往老人家中。漆黑的夜、泥泞的路、急促的雨,都未能阻挡他们前往救援的脚步。赶到现场后,见老人病情严重,村干部第一时间协调呼叫救护车,很快,救护车冲破雨幕,疾驰而来,为老人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
全程守护,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救护车抵达后,村干部全程陪同老人前往医院,她们忙前忙后,垫付医药费、协助办理手续、陪同检查、拿取药品,像家人一样悉心照料,所有流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为老人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直到次日清晨老人家属赶到,她们才悄然离开,而此时,已是天色微明。“看到村干部们,我心里就踏实了。”老人事后回忆道。在这个没有亲属在场的夜晚,村干部们成了老人最大的精神依靠。
平凡善举,诠释为民服务初心。“这是我们份内的事,任何一名干部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面对家属的感谢和群众的称赞,青山村的干部们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这一夜,看似只是一个个普通的动作:一个电话、一趟接送、一笔垫付、一夜陪伴,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青山村“党建引领、干群同心”的基层治理温度。它不仅是村干部“把群众私事当做自己家事”的承诺兑现,更是青山村长期以来践行初心、厚植民生情怀的生动续写。
从一张联系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到一支党员队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光山县罗陈乡始终以党建为“根”、以民生为“本”,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一次次守护与担当里,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