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汤阴监管支局精准引导银行助力企业信用修复
时间:2025-08-29 11:10:4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张宁
为深入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动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汤阴金融监管支局主动作为,构建常态化对接平台,引导银行机构精准施策,不仅为经营正常的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更将支持重点延伸至暂时受困企业的信用修复和经营重建,助力区域经济稳健运行。
小微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因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有效抵押品等问题面临融资困境。部分企业甚至因暂时的经营困难或历史信用瑕疵,陷入“一步失信、寸步难行”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痛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汤阴监管支局围绕“协调”与“修复”两大工作重心,积极有效推进金融支持企业解难纾困。
搭建多维协调平台,促进融资供需高效匹配
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上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汤阴监管支局联合县发展和改革委、金融服务中心和商业银行组织开展银企对接、现场签约会活动,推进银行和企业信息交流共享,让企业清晰了解不同银行的信贷政策和特色产品,活动现场辖内18家民营小微企业与银行达成银企合作意向,授信金额5400万元,进一步凝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合力。
深入开展大走访。鼓励银行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活动,做到走访全覆盖,并确定了“精准走访、访贷结合、快速授信”的工作思路,指导机构抢抓对接、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做到应访尽访、应贷尽贷,累计走访摸排企业数量74672户。
常态化政策引导。每月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向机构传达最新政策要求,现场沟通交流工作问题和堵点,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打好基础。
创新引导信用修复,助力受困企业重获新生
开展调研督导。今年以来,累计赴10余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对银行机构开展调度、监管指导18家次,疏通堵点卡点,引导银行机构转变经营观念,积极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对有意愿修复信用的企业提供咨询和辅导,对暂时存在困难但仍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还款周期等方面给予正向激励。
开展专项活动。汤阴金融监管支局借鉴“红黄绿”灯工作机制,结合辖内工作实际,组织实施“五月清零行动”,推进纳入推荐清单内企业及时完成授信,不符合授信条件企业的纳入银行修复清单,有序实现清单内未授信“黄灯”企业动态清零。
专业修复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困难企业修复信用,化解风险。如农业银行汤阴支行在当地一家企业急需1000万元周转资金,但抵押品不足的情况下,采用了“抵质押担保+信用贷款”的模式进行放款,抵押费用全部由农行承担,并开通绿色通道,短短几天时间完成了调查审查审批的各项流程,帮助企业快速获得贷款,解决企业抵押担保难题,减轻了企业负担。中国银行结合当地一家贷款企业实际运行中的困难,在贷款到期时以无还本续贷的方式,通过授信审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自机制运行以来,辖内银行机构已累计向13067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1.04亿元,推荐占比、授信占比分别为:99.29%、99.1%,位居全市第一,信用贷款占比超51.8%。下一步,汤阴金融监管支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建设,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鼓励银行机构强化对困难企业信用修复过程的跟踪和支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