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跨境人民币铺路搭桥 为稳外贸注入新动力
时间:2025-08-29 11:17:3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常帅渠 姬婧雅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深入践行中央提出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扩面、增量、提质”协同发力,持续优化跨境人民币服务,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为稳外贸稳外资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6月底,洛阳市跨境人民币总收付额达169.71亿元,居河南省各地市第1位,其中贸易项下收付39.16亿元,同比劲升89.27%。
政策传导赋能拓面激活增长新动能
作为落实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主力军”,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主动靠前发力,加强跨境人民币政策传导。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组织“汇率避险守益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宣讲活动”,实施《推动洛阳市跨境人民币业务扩面增量提质的工作方案》,开展“首办户”拓展和重点企业走访活动,加强对银行的考核激励等强化跨境人民币工作组织和协调推动;梳理跨境人民币政策、整合辖内银行特色金融产品,编制《跨境人民币政策与金融产品服务手册》,依托“线上推送+线下派发”双渠道提高政策覆盖面;指导银行建立多层级宣贯机制,通过宣讲会、新媒体矩阵等多种形式推动政策广覆盖,精准破解企业认知壁垒。
2025年上半年,洛阳市新增跨境人民币“首办户”企业104家,覆盖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信息科技、文旅等多领域。“政策宣讲+精准服务”的组合拳,不仅让市场主体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认知度显著提升,更激活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的“源头活水”。
制造业引领增效筑稳服务压舱石
洛阳盈创极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此前依赖美元结算,每月结算量约80万美元,每月承担3%—5%的汇率损失风险,外方付款周期长达15天。在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指导下,交通银行洛阳分行推动该企业切换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与印度进口企业直接以人民币签约,每月节省汇兑成本及汇率损失约4万元,付款周期压缩至3天,结算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将制造业作为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核心领域,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政策红利向产业链深度渗透。针对制造业企业汇率风险高、结算流程繁等痛点,指导银行不断优化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2025年以来,洛阳市新增30余家制造业企业启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涵盖机械装备、材料制造、精密智能等细分领域,全市制造业跨境人民币总收付额达127.07亿元,占全行业82.02%,成为外贸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盘星”。通过支持制造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让“洛阳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更具底气。
精准滴灌特色产业构筑跨境结算高速路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立足洛阳市地方产业特色,以跨境人民币精准服务为细分领域企业纾困赋能。洛阳市是全国最大的钢制家具产业基地,产品出口欧美、亚非拉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相关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汇率风险大、回款周期长等难题,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指导中国银行洛阳分行针对钢制家具外贸特点量身打造“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方案,畅通钢制家具结算渠道,助力出口企业欧亿美家具(河南)有限公司2025上半年首次通过跨境人民币办理货物贸易收款13笔、310.05万元,成功压降汇率管理成本,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政策引导与市场实践的深度融合,让特色产业焕发活力。2025年上半年,洛阳市钢制家具制造业跨境收付总额达2.09亿元,同比增长28.34%,6家企业首次尝鲜跨境人民币结算。从政策指导到银行执行再到企业应用,一套组合拳为洛阳市钢制家具产业筑牢了汇率风险防火墙,畅通了跨境贸易资金高速路,助力小微企业在复杂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拓展市场。
便利化升级惠民市场主体乐享政策红利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持续深化提升跨境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优化跨境结算服务,让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市场主体与民生场景。
在企业端,动态迭代贸易结算便利化优质企业名录,实施“年度评估、进出有序”管理。目前,全市84家优质企业凭支付指令即可直接办理结算,无需额外单证,实现“流程减负、效率提升”。自2021年河南省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实施至2025年6月底,累计完成便利化结算6962笔,金额86.15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共完成便利化结算业务1202笔,金额25.03亿元,同比上升9.16%。
在民生端,推动6家银行通过“跨境支付通”便利个人项下人民币收付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025年6月政策落地以来,累计办理业务1446笔、960.32万元,让个人跨境金融更安全、更高效。从企业的“资金加速度”到民生的“服务直通车”,跨境人民币便利化实现了政策实惠精准送达,金融助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