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后方镇: 党建引领聚合力 网格攻坚筑防线
时间:2025-08-29 15:06:0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赛晓涛 通讯员 田万达
为贯彻落实台前县毒品问题重点整治集中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后方镇锚定“零外流、零新增”目标,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核心,以112个基层网格为关键抓手,将禁毒攻坚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涉毒风险“大排查、大起底”,构建起全域覆盖、精准管控、源头治理的禁毒工作格局,持续巩固“连续两年无外流涉毒人员”治理成果,为辖区平安稳定筑牢坚实禁毒防线。

党建领航强根基,建强网格禁毒“主力军”
后方镇始终将禁毒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推动治理力量向网格下沉,让112个基层网格成为禁毒攻坚的“前沿阵地”。
依托“党建+网格”模式,为112个基层网格均配备党员网格员,实现“禁毒责任与网格责任”双绑定,明确网格长为网格内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构建“镇党委统筹、村支部落实、网格员执行”的三级责任链条。将禁毒工作纳入村党组织考核和党员积分管理,组织27个村支书签订《禁毒攻坚承诺书》,村党支部书记带头亮身份、践承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步开展禁毒专题培训,邀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围绕“涉毒人员识别、重点场所排查、线索上报流程”授课,通过“案例教学+实操演练”,让全镇工作人员、村干部熟练掌握禁毒排查技巧,切实提升基层治理队伍禁毒履职能力,打造出一支“懂业务、能排查、善管控”的网格禁毒主力军。
网格攻坚破难题,织密全域排查“防护网”
以112个基层网格为“最小作战单元”,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全镇开展全域性、拉网式涉毒风险“大排查、大起底”,全力实现“重点人员清、重点场所清”。

在重点场所排查上,严格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组织112个基层网格的网格员,对辖区内出租屋、废弃厂房、偏僻院落、闲置养殖场等涉毒高危场所逐户走访、逐处核查,确保无遗漏、无死角。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各类场所200余处,未发现涉毒窝点,有效消除场所涉毒隐患。
在涉毒人员摸排上,以综治信息平台为支撑,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涉毒人员逐一上门核实信息,更新完善“一人一档”动态资料,重点掌握涉毒人员就业状况、交往人员、外出轨迹等关键信息。每完成一户排查,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排查情况上报镇平安办,为后续涉毒人员管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精准施策筑防线,构建涉毒管控“全闭环”
在“大排查、大起底”基础上,后方镇聚焦涉毒人员管控、禁毒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以基层网格员为抓手,创新工作举措,形成“排查—管控—帮扶—回访”全链条工作机制,构建涉毒管控“全闭环”。
在禁毒宣传教育上,以112个基层网格为宣传主阵地,开展“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工作人员带领村干部及网格员,携带禁毒宣传资料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通过“案例讲解+政策解读”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新型毒品危害及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禁毒意识。累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500余份,利用村微信群推送禁毒知识30余条,打造“线下入户+线上推送”的多维宣传矩阵,逐步扭转部分群众“涉毒不以为耻”的错误认知,营造“人人识毒、人人拒毒”的浓厚氛围。
在涉毒人员管控上,结合网格员摸排掌握的涉毒人员动态信息,针对性制订管控方案,通过日常走访、信息跟踪、结对沟通等方式,强化对涉毒人员的动态防控,严防涉毒风险反弹,助力涉毒人员逐步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经验启示:以网格之“细”,筑禁毒之“实”
此次禁毒集中攻坚行动中,后方镇的核心经验在于深度融合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与网格治理的精细优势,让112个基层网格员成为“移动的禁毒哨点”。
必须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将禁毒责任纳入村党组织考核、推动党员下沉网格,明确“谁来干、怎么干”,形成责任闭环,确保禁毒工作不跑偏、不走样;必须依托网格力量,112个网格员扎根基层、熟悉民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隐蔽涉毒风险,相比传统“运动式”排查,网格排查更具持续性、精准性,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风险化解在源头”;必须注重精准施策,针对涉毒人员落实动态管控,结合宣传教育、结对帮扶等举措,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体现治理温度,从根本上减少涉毒风险反弹。
下一步,台前县后方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禁毒模式,优化网格员考核激励机制,持续巩固“大排查、大起底”工作成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禁毒安全防线,为台前县毒品问题重点整治集中攻坚行动贡献后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