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大壮新科811:耐阴雨抗花粒豫来豫好 经旱涝保稳产冀玉希望
时间:2025-09-22 15:39:5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王苗苗
9月15日至16日,河北省衡水市景县营盘村的玉米田里格外热闹——河南又一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此举办东亚大壮新科811玉米河北省启幕会,来自河北25个县的经销商齐聚现场。

不同于常规观摩会,此次盛会大家关注的焦点是极端天气下的玉米稳产能力。今年河南夏玉米抽雄吐丝关键期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导致多地玉米授粉不良、出现花粒(秃尖、缺粒);河北则经历 “伏旱连阴雨”的旱涝急转,前期干旱导致玉米根系发育受阻,后期降雨又引发内涝,双重打击下不少品种减产风险陡增。而新科811却在两省逆境中交出亮眼答卷,用“抗逆稳产”印证了河南又一新种业的科研硬实力。
作为扎根黄淮海创新型种业企业,河南又一新种业早已凭借“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站稳脚跟,旗下“东亚小胖”“东亚大壮” 等系列品种广受认可。但今年两地特殊天气成了对其主推品种新科811的“实战大考”。

在河南,阴雨寡照导致玉米花粉活力下降、授粉期缩短,多地农户反映“玉米棒子尖上没粒”,花粒现象最高导致部分品种减产20%以上;而在河北景县,种植户周书平的8亩新科811田,先经20余天伏旱,后遭连续3天大雨,却呈现出“秆壮穗满”的景象:每亩5000株高密度种植下,玉米植株无倒伏、无枯秆,金黄果穗长18厘米,16-18行籽粒排列紧密,不见花粒、秃尖。

这份“抗逆底气”,源于新科811精准匹配两地天气痛点的品种特性。数据显示,该品种株高适中、穗位矮,株型紧凑抗倒伏,恰好应对河北大雨后的内涝倒伏风险;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0.7天,比对照早1.7天,能灵活避开河南后期可能的阴雨授粉期;病虫害抗性更是“全面在线”——2022年高抗茎腐病、瘤黑粉病,抗穗腐(河南阴雨易诱发)、南方锈病;2023年高抗瘤黑粉病,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河北旱涝易引发),减少农药使用的同时,从根源降低天气衍生的病害风险。

河南又一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华在会上强调,“农户要的不是‘风调雨顺时高产’,而是‘天不好时能稳产’,所以综合抗逆稳定才是我们当下的重心。” 他透露公司已针对黄淮海、东华北地区常见的“阴雨、旱涝、高温”等天气风险,加大科研投入,新科811正是“抗逆育种”的核心成果——从种子研发到种植指导,全程围绕“应对极端天气”设计,比如为河南种植户提供“阴雨前抢授粉”技术建议,为河北农户配套“旱涝后根系养护”方案,让品种优势结合服务保障,最大化降低天气影响。

这样的“抗逆+服务”组合,也让经销商充满信心。河北当地经销商王红胜表示:“今年不少农户找我要‘抗花粒、抗旱涝’的品种,新科811在河南、河北的实际表现,就是最好的宣传。加上公司的技术指导,我今年推这个品种,心里特别有底!”
此次启幕会的成功举行,不仅让新科811“双省抗逆” 的口碑落地,更让河南又一新种业在河北市场站稳脚跟。未来,这款经受过双重考验的玉米品种,将为更多地区的农户筑起“抗逆稳产”防线,推动种业从“追求高产”向“高产+稳收”转型,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