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的追光者张瑜:用坚守赴一场美丽的遇见
在黄淮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他身兼党支部书记、系主任与辅导员数职,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在三尺讲台间书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答卷。“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我们与学生彼此成就、共同成长”,这是黄淮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支部书记张瑜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多年教育工作的生动注脚。

作为党支部书记,张瑜深知党建是铸魂育人的“根”与“魂”。为将党旗插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牵头为党支部构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同步推行“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宿舍”制度,还专门建立困难学生帮扶台账。针对学生需求,他发动党员教师开展“学业帮助、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三帮扶行动,切实解决学生及家庭的急难愁盼。这份扎实的工作成效,多次被河南日报党建频道、省委教育工委专栏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报道,成为高校党建与育人融合的典型案例。
身兼系主任,他把人才培养当作“强师育人”的核心战场。为提升专业育人质量,他主导打造“导师制+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全过程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指导与创新创业支持。2024届毕业生梅家晨的成长,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缩影:作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梅家晨设计开发的产品远销欧美、销量近万套,还受邀参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科研项目设计,其事迹获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高度肯定,河南日报更以《青春之光闪耀在追梦路上》为题作了专题报道。看着学生们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他的工作也收获了教育者最珍贵的回报——学生的成长与认可。

而作为辅导员,他始终以“心灵陪伴”搭建与学生的温情纽带。曾有一名新生因不适应大学节奏,出现成绩下滑、情绪低落的情况。他主动靠前沟通,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还鼓励其参与社团活动拓展视野。在他的耐心引导下,这名学生逐渐找回状态,成绩稳步提升,毕业时成功考取心仪院校的研究生。“老师,谢谢您当初没有放弃我”,收到学生的报喜短信时,他更坚定了“用爱心护持成长”的信念。在他的带领下,所带班级两次获评黄淮学院优良学风班,2023年更被授予“河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
从教多年,黄淮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支部书记张瑜始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大先生”标准要求自己。面对教育之路的“道阻且长”,他坦言:“我愿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教育强国建设谱写更多‘遇见与成长’的故事。”(宋莹莹 魏梦秋 李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