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生命接力!郑大一附院成功救治三例复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
时间:2025-11-19 09:45:5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瑛 通讯员 徐涛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上演了一场跨越生死线的生命接力——经过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救治三例复发难治的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这场硬仗的胜利,不仅彰显了该院在儿童血液系统危重症诊疗领域的顶尖实力,更书写了医者仁心与人文关怀交织的动人篇章。

  医术精湛:精准破局“噬血”顽疾

  噬血细胞综合征,被业内称为“免疫系统的自杀式攻击”,是一种因免疫调控异常引发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病情凶险、进展迅猛,一旦常规治疗无效,患儿生存期往往以周计算,堪称儿童血液科的“重症中的重症”。此次获救的三名患儿——1岁多的贺贺、14岁的浩浩和4岁的小宇,均属于最棘手的EB病毒相关HLH类型。

  三名患儿在经历常规化疗、二线治疗后,病情反复拉锯,更相继出现脑静脉窦血栓、消化道大出血、感染性休克、肝脏新发占位等致命并发症,生命体征多次濒临崩溃,多家医院已束手无策。家长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将孩子送到郑大一附院儿童血液肿瘤科。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儿童血液肿瘤科王叨教授第一时间牵头,召集刘玉峰教授、徐学聚教授、盛光耀教授等多位学科资深专家开展紧急会诊。经过反复研判病情、复盘治疗方案,专家团队达成共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为破解“移植风险高、患儿耐受差”的困局,团队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制“个体化精准方案”——在预处理阶段,采用低毒高效的化疗组合清除异常免疫细胞,同时通过精准剂量调控,最大限度保护患儿脆弱的肝肾功能、消化道黏膜及造血微环境。移植中心曹伟杰教授、边志磊教授团队同步优化干细胞输注流程,为手术成功筑牢基础。

  医德如山:生命至上的日夜坚守

  2025年9月,随着三份来自爱心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陆续输注到患儿体内,新的战斗随即打响。移植后,患儿们先后遭遇反复高热、严重电解质紊乱、脓毒血症、重度消化道排异等多重“关卡”,每一次并发症都可能逆转治疗成果。

  “患儿的病情变化不等人,我们必须24小时待命。”王叨教授带领医疗团队建立“小时级监测机制”,每两小时监测一次血常规、炎症指标及脏器功能,根据数值动态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抗感染方案及营养支持策略。张娜、王瑞、向明丽、李样四位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则实行“一对一专属护理”,为患儿定时翻身、口腔护理、肠道管理,甚至陪着患儿画画、讲故事分散痛苦。

  如今,三名患儿的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已陆续平安出院。曾经被病痛阴霾笼罩的家庭,重新响起了欢声笑语。据了解,自2015年王叨教授带领团队在河南省内率先开展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以来,已累计救治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难治复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疾病患儿数百例,移植成功率高达98%,成为区域内儿童血液病救治的“生命屏障”。

  从精准诊疗的医术突破,到生死相托的医德坚守,再到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郑大一附院的医护团队用行动证明:生命之火,因精湛医术而重燃,因医者仁心而延续。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