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 125 粒子植入:肿瘤治疗中的 “精准狙击手”
时间:2025-07-08 16:13:23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在肿瘤治疗领域,一种被称为 “粒子刀” 的技术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碘 125 粒子植入术就像一位 “精准狙击手”,能在不伤及无辜的情况下,对肿瘤细胞进行持续打击。这种微创治疗方式已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今天给大家做一期科普,让大家了解碘125粒子治疗的神秘面纱。
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碘125粒子,碘 125 粒子是一种极其微小的放射源,直径仅 0.8 毫米,长度 4.5 毫米,外形酷似一颗小药丸。它的核心是放射性同位素碘 125,能够持续释放低能量的 γ 射线,半衰期约 60 天。这意味着在长达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它能不断地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战士,持续守护着患者的健康。
这种持续低剂量的辐射有着特殊的杀伤机制。它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 双链,让肿瘤细胞失去增殖能力,最终走向死亡。与传统的外放疗相比,碘 125 粒子的辐射范围非常有限,大约只有 1.7 厘米,这就大大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对于那些传统放疗难以应对的乏氧肿瘤细胞,这种持续的照射也能发挥很好的杀伤效果。
在适用病症方面,碘 125 粒子植入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前列腺癌,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在肺癌治疗中,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粒子植入可以达到类似手术的局部控制效果;对于晚期肺癌出现的转移灶,也能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
肝癌患者也能从这项技术中受益。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治疗的小肝癌,或者是肝癌术后复发的患者,碘 125 粒子植入能精准地作用于病灶,控制肿瘤生长。此外,在胰腺癌、食管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碘 125 粒子植入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碘 125 粒子植入的操作是一个精准的过程。术前,专科医生会通过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确定粒子的数量、位置和分布,以保证肿瘤能得到足够的辐射剂量,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手术过程中,在 CT 或超声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专科医生将穿刺针精准地刺入肿瘤内部,然后通过穿刺针将碘 125 粒子按照术前计划植入到肿瘤内。整个过程创伤小,患者通常在局麻下就能完成,术后恢复快,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饮食。
当然,碘 125 粒子植入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发生率相对较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疼痛以及粒子移位等。不过,这些风险在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操作下,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在安全防护方面,也有严格的规范。碘 125 粒子属于放射性物质,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铅衣、铅帽、铅眼镜等,以减少辐射暴露。患者术后,体内的粒子会持续释放辐射,但由于其辐射范围小,对周围人的影响非常有限。不过,患者和家属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与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保持适当的距离,直到粒子衰变到安全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碘 125 粒子植入也在不断进步。3D 打印模板的应用提
高了粒子植入的精准度;与其他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也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碘 125 粒子植入作为一种微创、精准的肿瘤治疗技术,为众多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会更加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科普作者姓名:贾志阳,现职称:副主任护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河医院区影像与核医学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