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三个聚焦”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整治工作
时间:2025-07-08 11:04:09 来源:
今年以来,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核心目标,创新运用“三个聚焦”攻坚打法,向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亮剑”。通过靶向施策、综合治理,一场守护万家烟火的食品安全保卫战正扎实推进,阶段性战果亮点频现,群众身边食品安全防线日益牢固。

聚焦责任落实 筑牢整治根基
根据重点工作安排,该局召开了专门会议全面部署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成立整治领导小组,全面传达整治工作要求。出台淅川县市场监管领域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整治方案,紧盯去年营养餐问题整改落实、最新食品添加剂国标调整、社会热切关心的网红餐厅及网络餐饮服务等,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强化与教育、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监管联动机制。
聚焦“五个重点” 推进全面整治
“校园餐”问题整治。持续开展学校统一招采大宗食材质量监管,对全县10家食材配送企业仓储环境、配送流程、设备配置等情况定期检查,并随机抽检配送食材质量,从源头治理群众最关心的校园餐质量安全问题;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对学校食堂以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检查学校食堂460家次,校园周边商户98家次,对学校食堂及食材配送公司抽检153批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8个,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4份,立案7起。
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问题整治。紧盯社会消费热点,加强对烘焙食品、肉及肉类制品、果蔬及果蔬汁等生产企业、小作坊的日常监管并增加抽检批次,重点检查食品生产中是否使用新国标规定的禁用食品添加剂,如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等,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提高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检查各类食品生产主体200余家次,张贴《提醒告知书》150余份。
网红餐厅及外卖平台问题整治。根据网络食品经营特点,重点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特别是订单量大、人气高的“网红餐厅”开展全面检查。截至目前,线上核查入网商户553家,下线违规商户11家;线下检查网红餐厅、奶茶店等317家次,发现并整改食品安全问题48个,立案12起,抽检原料及成品18批次均合格。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各基层所深入村、社区大小商超、餐饮店等食品经营主体,逐户排查问题线索,针对食用油、酒类等易掺假品类,开展标签标识专项检查。截至目前,检查经营主体1620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7个,立案查处食品安全案件共11起。
假劣肉制品整治。加强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肉类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结合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联合农业部门开展蔬菜、畜禽肉等农兽药残留抽检,截至目前,共抽检26批次,目前检测样品14批次合格,12批次正在检测中。检查各类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检查310余家次,发现整改问题13个,移交公安1起,发放张贴《征集肉类产品违法犯罪线索的公告》宣传材料300余份。
聚焦“四个强化” 提升监管效能
强化动态监管。建立覆盖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监管体系,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动态监管,及时更新问题管控清单,明确问题详情、整改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员,跟踪整改落实。
强化智慧监管。充分利用“南阳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和执法活动全程电子化,全面提高日常监管效率;推动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接入舌尖安全网实时监控后厨操作,全面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加大抽检力度,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强化数据驱动精准监管。
强化法治监管。针对销售过期食品、违法使用添加剂、假劣肉制品等情节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查处力度,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形成强力震慑。
强化社会共治。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通过12315投诉平台、有奖举报、家长陪餐、“餐饮安全你我同查”等活动,拓宽群众监督反映渠道;开展食品安全“五进”“你点我检”“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强化宣传引导,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胡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