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创伤性湿肺的科学诊治
时间:2025-09-02 17:05:57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创伤性湿肺,并非日常听闻的常见病症,却是胸部创伤后不容忽视的 “隐形杀手”。当胸部遭受车祸撞击、高处坠落、重物挤压等迅猛钝性伤时,肺部很可能 “受伤”,引发创伤性湿肺。它是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在胸部钝挫伤中发生率达 30% - 75% ,可因认识不足、检查技术局限或被其他伤情掩盖而漏诊。了解其科学诊治方法,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一、发病机制:肺部为何 “受伤”

  胸部遭受强大外力时,胸腔瞬间变形,压力急剧升高,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挤压肺部,致使末梢细小支气管和肺泡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与出血。当外力消失,胸廓回弹,胸腔内产生瞬间负压,原本受损的肺组织犹如 “雪上加霜”,损伤进一步加剧。病理上,肺泡和毛细血管受损,肺间质充斥大量渗出液,支气管被堵塞,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受阻,机体陷入缺氧困境,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也随之攀升。

二、症状表现: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创伤性湿肺的症状因损伤程度而异。轻症患者可能仅感胸痛、胸闷、气促,伴有咳嗽,痰中带血,听诊时肺部有散在啰音,X 线胸片显示斑片状阴影,1 - 2 天便可吸收,血气分析正常,这类情况也被称为肺震荡。但重症患者的情况则危急得多,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且费力,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即发绀,口唇、鼻尖、面颊等部位尤为明显;咳出大量血性泡沫痰,心率加快,甚至血压下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听诊时肺部啰音广泛,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或可闻及管型呼吸音,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血氧症,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三、诊断方法:精准判断病情

  病史与症状询问:医生首先会详细了解患者的外伤史,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方式、受伤部位等,结合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创伤性湿肺可能。

  体格检查:视诊观察患者有无发绀,皮肤黏膜青紫常出现在舌、唇、耳垂、面颊、肢端等部位;听诊时注意肺部啰音情况,如是否有散在或广泛啰音、呼吸音是否减弱或消失、有无管型呼吸音或哮鸣音等。

  影像学检查

  X 线检查:是诊断创伤性湿肺的重要初步手段。约 70%的病例在伤后 1 小时内,胸片可出现肺内斑点状、片状阴影、弥漫性浸润等表现,但部分患者可能延迟至伤后 4 - 6 小时才显现。不过,X 线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微小病变或被其他组织遮挡部位的显示欠佳。

  CT 检查:相比 X 线,CT 更为精准。能清晰呈现肺部细微结构,早期即可发现肺实质裂伤、肺泡积血等病变,对间质型(表现为肺部血管影模糊、增粗、不均匀)、云雾型(单侧或双侧肺野呈毛玻璃样改变,可见肺部纹理)、弥漫实变型(单侧或双侧肺部实质出现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沿支气管分布)、节段实变型(肺内大片状高密度灶,节段状分布,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等不同类型的创伤性湿肺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还能发现 X 线难以察觉的少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合并伤。

血常规和血气分析:血常规可判断患者是否因大量出血导致贫血,以及有无感染迹象;血气分析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评估缺氧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四、治疗方案:多管齐下挽救生命

一般治疗: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给予患者持续吸氧,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缺氧状况。轻度患者可通过鼻导管或鼻塞吸氧,流量 4 - 5L/min;重症患者可能需面罩吸氧甚至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

  体位与护理: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随时掌握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

  抗生素:创伤性湿肺患者肺部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感染,因此需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和药敏试验调整。

  化痰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用粘痰溶解剂或进行雾化吸入,如氨溴索等,促进痰液排出,保持气道通畅。

  利尿剂:适当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减轻肺水肿,促进肺内液体吸收,减轻心脏负担,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

  支气管扩张剂: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给予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镇痛药物:胸部创伤常伴有剧烈疼痛,疼痛会限制患者呼吸和咳嗽,加重病情。可采用口服止痛药、静脉镇痛泵或利多卡因及强的松龙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等方式充分镇痛,利于患者呼吸及咳嗽排痰,但要避免使用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的强镇静剂,如吗啡、可待因。

  机械通气治疗:当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常规吸氧无法维持氧合,或伴有明显血、气胸时,需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复张。对于严重创伤性湿肺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机械通气是关键治疗手段。常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一般设置压力为 5 - 10cmH₂O,能有效改善肺泡及肺间质水肿,促进不张的肺复张,提高肺顺应性,保证充分的气体交换,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防止出现气胸、影响心脏回流及排出量等并发症,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参数。

  处理合并伤:创伤性湿肺往往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脏器损伤等其他创伤。对于肋骨骨折,一般骨折无需特殊处理,大范围浮动胸壁(连枷胸)则需采用胸壁外巾钳牵引固定;有血气胸者及时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若存在脏器破裂等严重情况,需尽快进行手术修补或切除,积极处理合并伤是治疗创伤性湿肺的重要前提。

五、康复与预防:迈向健康的关键

  康复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其积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促进肺功能恢复。加强营养支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身体康复。定期复查胸部 X 线或 CT,了解肺部损伤恢复情况。

  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护,遵守交通规则,减少车祸发生;高空作业时严格佩戴安全装备,防止坠落;从事体力劳动时做好防护,避免胸部遭受重物挤压等。对于胸部创伤患者,及时、规范的现场急救和转运至关重要,避免二次损伤,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总之,创伤性湿肺虽来势汹汹,但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科学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能够重获健康。在遭遇胸部创伤时保持警惕,积极配合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科普作者姓名:赵闯,现职称:主治医师,单位:睢县中心医院,科室:重症监护室)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