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喝粥养胃真有用?中医告诉你怎么喝才对!
时间:2025-10-11 15:15:50    来源: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粥,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养生食品之一。尤其在中医养生理论中,粥被认为是一种温和、易消化的饮食形式,适合各种体质的人群。然而,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对“喝粥养胃”的理解存在误区:有人认为只要每天喝粥,胃就会好;有人喜欢将粥熬得太稀或过甜,甚至加入大量调味品,认为这样更养胃。事实真是如此吗?中医角度下,粥的养胃价值如何发挥,又有哪些科学饮食策略值得注意呢?

  一、中医眼中的“胃与粥”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后天之本”,主管消化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胃气充足,脾运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身体才能健康有力。粥作为“食物的精华”,具有“缓、温、易消化”的特点,能够减轻胃肠负担,辅助脾胃运化。

  《黄帝内经》提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则形体乃康。”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应顺应脾胃特点,粥的温润性质正符合这一原则。相比于油腻、辛辣或过冷的食物,粥更易被脾胃吸收,从而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

  二、喝粥养胃的科学依据

  1. 温润调和胃气

  中医认为,粥为温性食物,能够温中益气。尤其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温热粥品能够刺激胃气上升,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2.易于消化吸收

  粥经过充分熬煮,谷物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被软化,胃肠消化吸收负担较轻。这一点对于胃弱、老年人、儿童及病后恢复期的人尤其重要。

  3.促进水谷精微运化

  粥水相对充足,有助于脾胃将水谷精微吸收利用,滋养气血,改善体质。适量的液体可以帮助胃肠蠕动,减少便秘和食积情况。

  三、常见误区及中医辨析

  误区一:粥越稀越养胃

  不少人认为粥熬得越稀,胃越轻松。事实上,过于稀薄的粥,营养流失多,不能充分滋养脾胃。中医强调“食以厚味养胃”,适度浓稠、米粒软烂、汤汁充分的粥更能被胃吸收。

  误区二:白米粥万能

  白米粥虽温和,但缺乏多样营养。中医提倡根据体质与季节搭配不同谷物与辅料。例如红枣、山药、莲子、扁豆等配粥,不仅增加口感,还能补脾养胃、益气健脾。

  误区三:粥代替正餐

  有人认为一天喝粥即可养胃,忽视了食物多样性。中医主张“饮食有节”,养胃不仅靠粥,更需均衡摄入蛋白质、蔬菜和适量脂肪。单一粥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足,反而不利于脾胃健康。

  误区四:冰凉粥更解暑

  夏天很多人喜欢冰粥或冷粥。中医认为,脾胃喜温,寒凉食物过多可能损伤胃阳,造成消化不良、腹泻或胃寒。即便解暑,也应适度,最好温热或常温食用。

  四、科学喝粥的中医策略

  1. 选择适合体质的食材

  脾胃虚寒者:适合红枣、山药、糯米、薏米等温补食材;可加入少量生姜温中健脾。

  脾胃湿热者:宜用粳米、薏仁、绿豆、赤小豆等清热利湿食材,避免油腻、甜腻。

  脾胃气虚者:可加入扁豆、莲子、黄豆等健脾益气食材,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2.熬粥讲究火候

  用小火慢熬,让谷物充分软烂,汤汁粘稠。中医讲“谷不糊不易消”,火候不足,米粒未煮透,可能加重胃肠负担。

  3.搭配药膳合理调养

  在中医指导下,可加入枸杞、党参、白术、茯苓等药食同源食材,针对不同脾胃问题进行调理。例如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患者,粥中加入适量党参、山药,可健脾益气、助消化。

  4.控制饮用温度与次数

  粥不宜过热,以免伤胃黏膜;也不宜过凉,防脾胃受寒。

  一日两至三餐适量饮用,避免一次大量空腹饮粥,否则可能引起血糖波动或腹胀。

  5.注意与日常饮食配合

  粥属于辅食,搭配蔬菜、蛋白质、坚果类食物,可保证营养均衡。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养胃不只是喝粥,还需规律作息、饮食有节、不过度劳累。

  五、不同人群喝粥的注意事项

  儿童与老人:胃肠较弱,粥宜稀而温和,辅料宜软烂,避免坚硬食材。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脂,应控制粥的粘稠度和辅料糖分,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产后与病后恢复者:粥可搭配补气血的食材,如红枣、枸杞、瘦肉末,促进体力恢复。

  六、粥养胃的科学心得

  粥并非万能,但合理饮用确实能发挥养胃效果。中医讲究“因人制宜”,粥的选择、熬煮方法、食材搭配、食用温度及用餐习惯,都是养胃的重要环节。长期养胃,应结合规律作息、少食生冷油腻、避免暴饮暴食,并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粥品。

  总结

  喝粥养胃是有道理的,但讲究方法才是关键。粥不只是流质食物,更是温润脾胃、调和气血的养生利器。在中医指导下,选择适合体质的谷物与辅料,掌握熬煮火候,注意饮食搭配与温度,就能让“养胃粥”真正发挥功效。记住,养胃不是一次喝粥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长期、科学、适度的饮食调理与生活方式的综合结果。让我们通过一碗碗温润的粥,为脾胃打下健康基础,让身体的“后天之本”稳固而强健。

  (姓名:皮静;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室:肝胆脾胃病科一区;职称:主管护师 )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