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骨关节炎并非老年专属,年轻人也可能中招
时间:2025-09-17 15:43:56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提到骨关节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老年病”。确实,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骨关节炎在老年群体中很常见。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生活方式、运动习惯甚至工作压力,提前踏入骨关节炎的“队伍”。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健康信号。

  本文将带您了解:什么是骨关节炎?为何年轻人也会患病?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该如何科学预防和管理?

一、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

  关节软骨退变:软骨逐渐磨损、变薄甚至消失;

  骨质增生:关节边缘出现骨赘(俗称“骨刺”);

  滑膜炎症:关节腔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影响生活质量。最常累及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和脊柱。

二、年轻人为什么也会得骨关节炎?

  虽然年龄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骨关节炎并非“老年人专利”。年轻人如果具备以下风险因素,也可能提前“中招”:

  1. 运动损伤

  过度运动:高强度跑步、篮球、足球等运动可造成关节反复冲击。

  损伤未愈: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若处理不当,会加速软骨磨损。

  2. 肥胖超重

  体重越大,关节负担越重。以膝关节为例,每增加1公斤体重,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能增加3–4公斤。长期超重会让关节过早“超负荷”,导致软骨损伤。

  3. 不良生活方式

  久坐少动: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肌肉萎缩,关节稳定性下降。

  不良姿势:长时间盘腿、跷二郎腿、驼背,都会给关节带来额外压力。

  穿高跟鞋: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和踝关节更易出现劳损。

  4. 职业相关因素

  一些需要长期蹲、跪或负重的职业(如建筑工人、运动员、美发师)更容易出现关节磨损。

  5. 遗传与代谢因素

  部分人因基因差异,关节软骨更容易退变;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也可能增加骨关节炎风险。

三、年轻人骨关节炎的早期信号

  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往往更容易忽视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以为只是“劳累”或“扭伤”。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提高警惕:

  晨僵:早晨起床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持续10–30分钟。

  活动后疼痛:运动或上下楼梯时膝盖疼痛,但休息后能缓解。

  关节响声:活动时关节有“咔嗒”或摩擦感。

  反复肿胀:关节周围偶尔肿胀,活动受限。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X线、MRI)和血液学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四、如何科学预防与管理?

  1. 合理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正常范围(18.5–23.9)。

  少吃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全谷物。

  2. 适量科学运动

  推荐:游泳、骑自行车、快走、瑜伽等低冲击运动。

  避免:跳跃性、冲击性强的运动,如长跑、跳绳、负重深蹲。

  关键:循序渐进,避免一次性过度运动。

  3. 加强关节周围肌肉锻炼

  关节稳定性依赖周围肌群的支撑。

  膝关节:可练习股四头肌静态收缩、直腿抬高。

  腰背部:可做平板支撑、桥式训练。

  注意动作规范,避免二次损伤。

  4. 改善生活习惯

  避免长时间跪、蹲、盘腿。

  减少高跟鞋使用。

  保持正确坐姿、站姿,避免脊柱受力不均。

  5. 医学干预

  药物治疗:早期可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部分患者可使用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

  物理治疗:理疗、热敷、水疗可改善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严重关节畸形或功能障碍时,可能需要关节置换。

五、年轻人如何做好日常自我管理?

  疼痛记录:记录关节疼痛时间、强度与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科学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D和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水果)。

  定期体检:有家族史或长期膝痛者,建议每1–2年做关节影像学检查。

  保持积极心态:长期疼痛可能带来焦虑、抑郁,应学会心理调适。

结语

  骨关节炎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同样可能中招。运动损伤、肥胖、久坐、不良姿势等,都可能让关节提前“透支”。好消息是,骨关节炎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通过 科学管理、合理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阻止病情进展。关节健康是一种“长期投资”,从年轻开始呵护,才能避免未来被疼痛和畸形困扰。

  (姓名:郭利娟;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