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对于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来说,口腔黏膜损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困扰。口腔黏膜红肿、溃疡、疼痛或干燥,不仅影响日常饮食,还可能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治疗进程。很多患者会因此产生焦虑和沮丧,但其实,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和饮食调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一、口腔黏膜损伤的常见表现
口腔黏膜损伤通常出现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中。症状轻重因人而异,但常见表现包括:
红肿和疼痛:口腔黏膜明显发红,触碰或说话、咀嚼食物时会感到疼痛。
溃疡或破损:黏膜出现小溃疡或破损,表面可能覆盖白色渗出物。
干燥感或烧灼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干燥,吃热、辣或酸食物时会有灼痛感。
味觉变化:部分患者会出现食物味道变淡或苦涩。
这些症状往往在治疗期间出现,有时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严重的黏膜损伤不仅让人难以进食,还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口腔黏膜损伤
1. 保持口腔清洁
即便口腔有溃疡,也不能忽视清洁。可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漱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漱口液,如含酒精的产品。刷牙时选择软毛牙刷,动作轻柔,避免伤害黏膜。每天早晚各一次即可,根据口腔状况适当增加频率。
2. 缓解疼痛与不适
疼痛感是影响饮食和睡眠的主要因素。可以尝试:
使用温和的漱口水冲洗口腔,缓解烧灼感。
吃冷食或常温食物,如酸奶、果冻、冰淇淋等,有助于减轻疼痛。
避免过热、过硬、过辣或过酸的食物,减少对黏膜的刺激。
3. 增加唾液分泌
唾液可以保护口腔黏膜、帮助食物消化。干燥的口腔会加重疼痛和不适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加唾液:
适量多喝水,每次小口慢饮。
咀嚼无糖口香糖或含无糖薄荷糖,刺激唾液分泌。
使用润湿口腔的人工唾液制剂(如有需要),缓解干燥感。
4. 避免二次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让口腔黏膜进一步受伤:
不使用刺激性牙膏或漱口液。
避免硬壳坚果、薯片等易划伤口腔的食物。
小心进食,避免咬伤溃疡处。
三、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饮食对于口腔黏膜损伤的康复至关重要。合理调整饮食,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还能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支持免疫系统功能。
1. 选择易吞咽、温和的食物
软食:如蒸蛋、米糊、面条、土豆泥等,容易咀嚼和吞咽。
半流质食物:如浓汤、果泥、豆腐脑等,既营养丰富又减少对口腔的摩擦。
温度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刺激口腔溃疡。
2. 保证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基础。患者可以通过以下食物摄取充足蛋白质:
动物蛋白:鸡肉、鱼肉、瘦牛肉、蛋类。
植物蛋白:豆制品、豆腐、豆浆等。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A、C、E 有助于黏膜修复,可通过蔬果摄入。
锌、铁、钙 也对组织愈合和免疫功能有帮助。
4. 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酸性或过咸的食物会刺激黏膜,延长愈合时间。
烟酒及咖啡因饮料也可能加重口腔不适,应尽量避免。
5. 适量分餐
将每日餐食分为 5~6 次小餐,减少每餐的刺激和负担,使口腔有时间休息和恢复。
四、心理调节同样重要
口腔黏膜损伤带来的疼痛和进食困难容易让人焦虑或情绪低落。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康复:
放松心情:听音乐、阅读、轻度运动等方法都可减轻压力。
建立支持系统:家人陪伴、朋友关心以及同伴交流,都能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心。
研究显示,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疼痛感知降低,食欲和生活质量也更高。
五、预防与早期干预
虽然口腔黏膜损伤难以完全避免,但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降低发生率或减轻严重程度:
在开始放疗或化疗前,保持口腔健康,及时处理龋齿和牙周问题。
治疗期间注意口腔卫生,规律刷牙、漱口。
一旦出现口腔疼痛、溃疡或干燥,应立即采取温和冲洗、饮食调整等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
总结
口腔黏膜损伤虽然常见,但并非不可控。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和饮食调节,患者可以:
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改善进食体验;
提供身体所需营养,支持免疫和组织修复;
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使治疗过程更顺利。
关键在于温和清洁口腔、选择合适食物、增加水分与唾液、避免刺激,同时保持积极心态。每一位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让口腔黏膜尽快恢复健康,为抗肿瘤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姓名:段欢;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科室:肿瘤中心;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