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一次普通的体检中,医生触摸到你脖子前方偏下部位有一个小肿块。它不红、不肿、不痛,甚至你自己都未曾察觉。B超进一步检查后,诊断结果是:甲状腺结节。这是不是一种疾病?是否意味着癌症?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越来越多的人在常规检查中“偶遇”甲状腺结节,却对这个“沉默的肿块”知之甚少。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前方一个蝴蝶形状的小器官,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调控新陈代谢。甲状腺结节,指的是甲状腺内部出现的异常局限性肿块,可为实性、液体或混合性结构。通俗来说,就是甲状腺里的“小疙瘩”。
据流行病学调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已超过40%,其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患病几率也越高。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只有约5%左右为恶性结节(主要是甲状腺癌)。
二、为什么会长出甲状腺结节?
造成甲状腺结节的原因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
碘摄入异常:无论是碘缺乏还是碘过量,都可能刺激甲状腺组织增生;
慢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可导致结节样改变;
雌激素水平影响:女性尤其在妊娠、哺乳、更年期前后易发生结节;
遗传因素: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发病率更高;
环境暴露:如辐射暴露、环境污染可能增加风险;
压力和情绪因素:长期精神紧张或失眠等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并没有明显诱因,是一种“沉默但常见”的现象。
三、哪些症状值得注意?
许多甲状腺结节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往往是通过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发现。但在部分情况下,结节可能表现出一些异常信号,包括:
脖子前部出现肿块,活动度较好;
结节较大时,可能引起吞咽异物感或压迫感;
如果结节影响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出现甲亢或甲减的表现;
极少数情况下,恶性结节可能引起声音嘶哑、淋巴结肿大等。
需要提醒的是,是否有症状不能用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即使是完全无症状的结节也有可能是癌变的早期表现。
四、如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现代医学中,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细针穿刺检查,常见的检查手段包括:
1. 甲状腺彩超
这是最基础、最敏感的筛查方式。超声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钙化情况、内部回声、血流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分级(如TI-RADS分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甲状腺功能检查
通过抽血检查T3、T4、TSH等激素水平,判断甲状腺是否正常分泌激素,有助于识别功能性结节(如毒性结节)。
3. 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FNA)
当超声提示结节具有可疑特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细针穿刺取样,通过病理学分析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这是一种微创、安全、准确度较高的手段。
4. 放射性核素扫描、CT或MRI
在特殊情况下用于辅助诊断,了解结节活性和周围结构关系。
五、哪些结节需要处理或治疗?
并不是所有甲状腺结节都需要手术或药物治疗。大多数良性结节仅需定期复查。一般来说,以下几类结节需要引起重视:
穿刺检查提示恶性或高度可疑恶性;
短期内快速增大、压迫气管或食管;
合并甲亢或甲减且症状明显;
患者强烈焦虑或有手术指征。
对于恶性结节(如乳头状癌、滤泡癌等),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可能还需碘131治疗或终身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于低风险良性结节或微小癌灶,部分可以采取“主动监测”策略,密切随访即可。
六、甲状腺结节会癌变吗?
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统计显示,大约5%以下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进展缓慢、预后良好。需要强调的是: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不会癌变;
即使是癌症,甲状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靠前,五年生存率超过90%以上;
定期监测、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七、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
如果你已经发现有甲状腺结节,除了定期随访外,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合理摄碘,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完全限制,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调整饮食;
避免反复刺激甲状腺,如颈部放射暴露、频繁揉搓肿块;
注意甲状腺功能变化,一旦出现怕冷、乏力、心慌、体重异常等,及时检查;
不要擅自服药或使用“民间偏方”,尤其是碘含量高的药物和保健品,可能加重病情。
结语
甲状腺结节虽然常见,但不能掉以轻心。它可能是一个良性的“旁观者”,也可能是一个“潜伏者”。一旦发现,切莫忽视,更不要草率处理。通过规范评估、合理随访、科学干预,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可以被妥善管理,让你拥有放心而健康的生活。
(姓名:赵建明;医院:遂平县人民医院;科室:;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