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亚:擎旗领航绘就柴庄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7-09 10:41:4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王豪
在漯河市舞阳县舞泉镇,柴庄村的蜕变堪称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从历经三次搬迁的村庄到如今“民富、村美、业兴、人和”的现代化社区,这背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伟亚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了一段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动人篇章。
党建引领筑堡垒 五星创建聚合力
“村子要发展,党建是引擎。”这是杨伟亚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50岁的中共党员,他上任后便锚定“五星”支部创建目标,把建强支部作为首要任务。选优配强“两委”班子,规范“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落实村干部坐班、民主评议等制度,一系列举措让支部堡垒愈发坚固。
党员的先锋作用被充分激活。在杨伟亚倡议下,党员、青年、巾帼三支突击队应运而生,结合网格化管理推行“楼长+单元长”制度——村“两委”干部任楼长,党员任单元长,带动村民轮流打扫卫生。此举既省下物业费,又让社区环境洁净如新,更唤醒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产业兴村谋共富 民生福祉记心间
发展集体经济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杨伟亚带领村“两委”班子“走出去、引进来”:与河南辰硕工贸公司合作,注入资金获年底分红;出租安置区门面房稳定增收;成立物业公司、物流公司,为集体经济发展添翼。
生态宜居是民生期盼。依托“蜀王王建故里、国家森林村庄”名片,柴庄村升级王城游园绿化水平,社区一期新铺柏油路面、新建围墙,二期添设凉亭长廊,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平安法治是幸福基石。村里常邀公检法人员开展普法宣传,化解征地拆迁遗留问题“一人一策”,实现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文明幸福星创建更暖人心:升级电车充电设施、建40余米长车棚解民忧,每年免费体检、评先评优、办文体活动,让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舍家为公促搬迁 初心如磐映民心
柴庄村的变迁,始于艰难的搬迁历程。2014年,河南金大地公司扩建需三个自然村整体拆迁,涉及近400户1300多口人。时间紧、任务重,杨伟亚挺身而出。
那阵子,他清晨出门,凌晨归家,馒头泡面是家常便饭。自家小麦熟了雇人收,孩子中招考试缺席陪伴,母亲住院只能托亲戚照料。40℃高温下,他穿梭农户间,汗水浸透衣衫又晒干,反复向故土难离的村民算“长远账”:“搬出去,日子肯定比现在好!”
村民李成(化名)起初抵触搬迁,最终被他的真诚打动:“杨书记说的在理,搬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就这样,全村顺利入住电梯洋房,开创了舞阳县整村搬迁住高楼的先河。
如今的蜀王春城柴庄社区,紧邻市政广场与公园,16层电梯房配套齐全,绿化景观错落有致。村民王山(化名)笑言:“以前下雨出不了门,现在出门就是公园,心里亮堂得很!”
这份实干换来了累累硕果:国家森林村庄、河南省卫生村、漯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30多项县级以上荣誉加身。谈及未来,杨伟亚目光坚定:“要继续抓党建、兴产业、惠民生,让柴庄在共同富裕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从搬迁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杨伟亚用行动诠释着“贴心人”“领路人”的分量,也让党的旗帜在柴庄村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