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淮滨县:小村庄写好“大治理”文章
时间:2025-07-09 17:18:2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汶哲

  在信阳市淮滨县张里乡朱双楼村,一幅“串门不锁门,议事不红脸”的和谐图景正生动铺展。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笔,深植党建引领之根,连续五年实现“无一起矛盾纠纷激化升级、无一人赴县级及以上信访部门反映问题”,村级矛盾纠纷化解率更是达到100%,成为当地基层善治的闪亮标杆。

  朱双楼村治理成效的核心密码,首先在于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作用。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功能,通过党员责任区划分、先锋岗设立、星级评定等措施,将党的组织力精准注入治理末梢。党员骨干们不仅活跃在政策宣讲第一线,更成为矛盾排查化解的“前哨兵”,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治理网”,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群众关切及时“上达”。

  面对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朱双楼村将“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精髓内化为务实举措。村内建立起常态化、网格化的矛盾排查机制,依托村组干部、老党员、乡贤等力量组成调解队伍,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村干部介绍:“我们坚持抓早抓小,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里就把问题谈开、心结解开。”五年来,累计化解各类邻里、土地、家庭纠纷上百起,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矛盾就地消”。

  朱双楼村深知政策知晓度和落地感是凝聚人心的关键。村两委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宣传栏及入户走访等多种途径,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及时准确传递,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与此同时,村“两委”班子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无论是田间灌溉难题、道路修缮,还是村民就医、农产品销路等急难愁盼问题,村干部都千方百计协调解决。 一件件惠民实事的落地,如春风化雨,显著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村里风气正了,矛盾少了,大家心思都用在发展上,邻里互助、勤劳致富的氛围越来越浓。”朱双楼村包村干部朱科感慨道。五年“零越级信访”、矛盾100%化解的背后,是朱双楼村治理效能的显著跃升,是干群关系的鱼水情深,更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和谐基石。

  朱双楼村的生动实践仅仅是全县社会治理的小小缩影。近年来,淮滨县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县、乡、村三级治理平台,达到了全县统一、横向联动、纵向贯通、运转高效、闭环管理的目的。

  据悉,淮滨县通过源头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发动群众自治,有效扭转了基层治理难题,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法治的良好氛围。如今,行走在淮滨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是基层治理下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环境整洁优美、邻里互助和谐、村民热心公益、乡风更加文明,处处洋溢着生机盎然的景象,讲述着乡风文明建设的动人故事。

编辑:冯雅楠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