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息县:小村规“约”出乡村新气象
时间:2025-07-10 15:48:1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郭灿

  “要说咱村这些年的变化,那可得提村规民约!现在有了规矩,啥都理顺了。” 7月9日,在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的文化广场上,几位晒太阳的老人正拉着家常,不远处的孩童们追跑嬉戏,笑声洒满了整个村落,满眼是和谐美景。这个曾经矛盾偶发、村容杂乱的村落,如今已是邻里和睦、环境整洁的文明村。这转变的背后,正是村规民约这个“小支点”发挥了大作用。村里从建章立制、营造氛围、典型引领三个方面下功夫,让村规民约成了乡村治理的“金钥匙”。​

  建章立制是根基,得让规矩立得住、能落地。弯柳树村坚持由村党组织牵头,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为了让规矩贴合村里的实际,大家认账,村里采用了“四议两公开+院落协商”的方法。党员干部们走家串户,在村民的院子里、田埂边上开座谈会,你一言我一语地收集意见。从婚丧嫁娶怎么操办,到环境卫生怎么维护,再到邻里之间该咋相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最终形成了村规民约。与此同时,村里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成 员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有了这些组织,村规民约就从纸上的字变成了实实在在能执行的“硬杠杠”,为村里的治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规矩定好了,还得让大伙儿打心底里接受,让新风能吹进每个人心里。村里的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宣传的主阵地,墙上挂着村规民约的展板,宣传栏里是通俗易懂的解读,随处可见的标语也时刻提醒着村民。每月开办的“村规民约大讲堂”人气很旺,村干部、老党员不用讲大道理,就像拉家常一样讲解条款,还结合村里发生的真事儿,让大家明白遵守约定的好处。不光如此,村里还经常举办“饺子宴”“文艺表演”这些活动,在热热闹闹的氛围里,把村规民约里的文明规范悄悄融进去。时间一长,村民们慢慢理解了约定的意思,大操大办、乱扔垃圾这些不好的习惯渐渐没了,文明新风在村里扎下了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引领能带动更多人。弯柳树村每季度都会开展“模范家庭”“三星文明户”评选,专门找那些在节俭办事、爱护环境、邻里互助方面做得好的人家。村民赵久均家儿子结婚时,就照着村规民约简办了婚礼,省下的钱用来发展家庭产业,成了村里节俭办事的好榜样。还有曾经是“卫生后进户”的许兰珍,在大家的引导下,不仅把自家环境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主动当起了片区卫生监督员,带着周边村民一起维护村容。这些身边人的故事,通过村民大会、广播在村里传开,大伙儿都愿意向他们学习,慢慢形成了“人人守约定、户户讲文明”的好局面。​

  如今的弯柳树村,走在路上,道路干净整洁,村民脸上都带着笑,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一派和谐景象。村规民约这个“小支点”,还在不断撬动着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成了路口乡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和一张亮丽名片。

编辑:冯雅楠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