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降温良方”精准应对高温热应激难题
时间:2025-07-11 15:48:5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近日,持续炎热高温天气,给养殖场(户)的生产带来许多棘手问题。不少养殖户电话咨询犊牛、羔羊高热喘气等治疗处理办法。为帮助养殖场(户)积极应对高温灾害,扎实做好热应激防御工作,确保畜禽能安稳度过炎热夏季。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王治方、朱文豪迅速行动,奔赴沈丘县生产一线开展应对高温、防应激、促生产服务指导工作。

科技特派员们顶着酷热,先后到河南永博牧业有限公司养牛场、沈丘紫东牧业养殖场、沈丘超伦养殖合作社等服务企业开展指导服务。一到场区,他们便与场区负责人、技术员展开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场区当前生产状况、麦秸收储情况及当地市场行情,重点询问了近期高温天气给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得知自高温天气以来,新生犊牛、羔羊和未断奶犊牛、羔羊频繁会出现体温升高,气喘等症状,且用药效果欠佳,科技特派员们立即现场查看了发病犊牛、羔羊临床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采食饮水、体温、呼吸等情况。通过观察分析结合圈舍环境状况,科技特派员们指出这是典型的热应激临床症状。未满月的犊牛、羔羊特别是新生犊牛羔羊,其体温调节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一旦环境温度,特别是暴露于高温直射,极易发生热应激,导致中暑、热射病等。

在生产现场,科技特派员们深入分析讲解了这几个场发生热射病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方案。科技特派员表示,近段时间持续高温是发生严重热应激的直接原因,但生产管理不当的间接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犊牛、羔羊圈舍建造不够合理,通风不畅,缺乏必要的遮阳降温措施,圈舍顶棚外伸长度不足,导致白天太阳无遮挡直射到犊牛、羔身上羊,极容易引发犊牛、羔羊体温调节紊乱。圈舍饮水槽位不足,安放位置不合理,牛、羊饮水距离过远。更为严重的饮水槽完全暴露于阳光之下,夏季阳光直射,水温可高达40℃以上,这样不仅起不到饮水降温的作用,反而减少了牛、羊的饮水量。对此,建议夏季圈舍运动场增设遮阳网,采食区安装风扇+喷淋设备,改善圈舍环境温度。牛、羊采食后,直接把井水抽到食槽里供牛、羊饮用,注意放水量,保持水质清洁,有条件的可以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具有清热解暑的中药。

夏季日粮配比不合理也是热应激的发生的诱因。牛、羊等食草动物,其瘤胃犹如一个产热发酵罐,粗饲料采食过多,瘤胃发酵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加,间接加剧了热应激的程度。因此,建议夏季适当降低日粮中粗饲料占比,提升日粮营养浓度。若条件允许,可以多喂些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在饲喂时间上,尽量避开白天高温时段,选择在清早、傍晚气温相对较低时间段饲喂。
科技特派员们强调,夏季热应激的危害不容小觑,养殖场(户)必须高度重视。热应激不仅能导致犊牛、羔羊发生中暑、热射病,甚至死亡,对于其他阶段的牛羊也有很大影响。热应激导致牛羊食欲不振、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甚至掉膘等现象;能够引起种牛、羊繁殖障碍,导致能繁母牛羊发情异常,不易受孕或流产,妊娠率和产羔率都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建议养殖场(户)在夏季高温天气到来之前,对于达到出栏标准的牛羊,应尽可能及时出栏,减少存栏数量,降低饲养密度和生产压力;配种计划应尽量避开炎热夏季。
针对已经出现严重热应激症状的犊牛、羔羊,科技特派员们制定了详细的处理方案:
立即将发生热应激的犊牛、羔羊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凉水喷洒全身,同时灌服藿香正气合剂;对于症状严重的,配合凉水灌肠,尽快恢复正常体温。
给发病犊牛、羔羊注射樟脑磺酸钠注射液+维生素C或安钠咖等强心剂,增强心肺功能;若病情严重,可配合使用地塞米松,缓解临床症状。
出现痉挛症状的病例,可以通过肌注氯丙嗪缓解痉挛,同时静脉注射5%的糖盐水+5%碳酸氢钠,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补充水分和能量。
此次科技服务活动得到养殖场(户)一致赞誉,不仅让养殖场(户)深刻认识到热应激的严重危害,更重要的是为养殖场(户)现场指导了在炎热夏季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降低或妥善处理热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牧场健康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