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原经济 > 正文
科普赋能农业发展:河南经济报社携专家团深耕豫北田间地头
时间:2025-07-11 17:40:17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在希望的田野上,科技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农业的面貌。7 月 8 日至 9 日,河南经济报社联合河南省硅酸盐学会、新乡市供销合作社、温县供销合作社、武陟县供销合作社、山西天脊集团等单位,组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专家团,奔赴温县黄庄乡、武陟大封镇、延津马庄乡等地,为当地的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田间管理送上了宝贵的技术指导。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传递,更是对农民期盼丰收心愿的回应,正如那句 “科技下乡,点亮丰收希望”,此次行动,正为豫北大地的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温县玉米田:为茁壮成长的希望护航

  专家团首站来到了温县黄庄乡常庄村的百亩玉米示范田。放眼望去,玉米植株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叶片翠绿且舒展,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绿浪,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河南省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郝小非、武陟县农资公司经理何建中等穿梭在田间,仔细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他们蹲下身子,轻轻拨开玉米植株底部的叶片,观察茎基部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手指轻轻触摸玉米叶片,感受其质地和韧性,判断营养是否充足。

  针对当前的田间管理,专家们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他们指出,现阶段玉米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要注重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能积水,就如同为玉米植株精准地提供生命的 “甘泉”,确保其在炎热的夏季能够茁壮成长。同时,对于病虫害防治,专家们强调要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原则,密切关注玉米螟、蚜虫等常见害虫的动向,可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守护这片绿色田野的生态平衡,让玉米在健康的环境中向着丰收稳步迈进。

  武陟山药地:传承与创新的技术交融

  离开温县的玉米田,专家团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武陟县大封镇驾部六村。这里,农民们种植的山药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农民的生活希望。山药田内,一垄垄整齐的土堆下,孕育着未来的收获。

  专家们深入田间,与种植户们亲切交流。他们了解到,当地农民在山药种植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如土壤肥力的保持、病虫害的侵袭等。新乡农资公司经理郝晋涛凭借丰富的经验,针对土壤肥力问题给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建议合理轮作,并科学施用有机肥,为山药生长提供持续且优质的养分。对于病虫害问题,专家们仔细查看了山药植株上出现的病症,现场诊断并开出处方,指导农民如何正确识别病虫害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让这片承载着传统与希望的山药地,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继续书写丰收的篇章。

  延津花生田:突破传统,迈向更高峰

  9 日,专家团抵达了延津县的百亩花生示范田。延津县作为花生种植大县,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农民们渴望在原有的种植模式上进行创新和改进,让花生产量更上一层楼,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家庭增收致富增添新动力。

  在花生示范田,专家们看到花生植株生长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新乡市农资公司经理郝晋涛,天脊集团农化中心技术专员赵锦华等与农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花生种植的优化方案。专家们针对农民提出的问题,从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田间排水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建议农民尝试引进一些高产、抗病性强的花生新品种,就像为花生种植注入新的 “活力基因”。在施肥方面,要根据花生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于病虫害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和花生品质的影响。这些建议如同一盏盏明灯,为延津县花生种植户们照亮了突破传统、迈向更高产量和更好效益的前行道路。

  室内研讨:智慧在交流中闪耀

  当夕阳西斜,已是下午 4 点多,天空中飘起了细雨,仿佛是大自然对专家团辛勤付出的温柔抚慰。然而,专家们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他们与种植户们一同走进室内,展开了一场热烈的研讨和交流。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种植户们纷纷提出自己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专家们则耐心倾听,逐一解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有的种植户分享了自己在尝试新技术过程中的经验,有的则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疑问。专家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仅为种植户们解决了当下的难题,还为他们描绘了一幅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美好蓝图,鼓励大家积极拥抱科技,大胆创新,在希望的田野上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此次专家团的技术指导行动,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豫北大地的每一块农田。从玉米到山药,再到花生,专家们用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为农民们送去了丰收的希望。正如一句农谚所说:“人勤地生宝,科技田增产。” 在科技的助力下,农民们在农业生产的道路上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豫北大地的田野也将迎来更加丰硕的收获季节,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编辑:杨存玲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