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出山镇好家风特辑:焦之岗村村医王新恒——行医以善为本,仁心代代相传
在西平县出山镇焦之岗村委,78岁的村医王新恒似历经风雨仍挺拔的老槐树,扎根乡土五十载,全心守护村民健康,以“行医以善为本”践行质朴家风家训,让医者精神熠熠生辉。

1970年,初中毕业的王新恒怀揣对医学的热爱与对乡亲的深情,踏上西平卫校求学路。学成归来,他一头扎进简陋村卫生室,这里成了他救死扶伤的第二个家。秉持“行医以善为本”信念,他开启默默耕耘的行医生涯。
五十年如一日,王新恒坚守乡村医疗一线。无论何时,只要村民有需,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农村医疗条件艰苦,无先进仪器,他却凭几十年经验炼就“火眼金睛”。其医术口口相传,吸引周边县区病人慕名而来。精湛医术背后,是他对患者的认真负责,是将“善”融入每次诊断、每副药方的执着。
行医中,王新恒最牵挂卧病在床的老人。许多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到卫生室,他便主动上门。每到一户,都耐心检查、询问病情、调整方案,为老人带来健康与希望。有一年,村里97岁老奶奶身体机能衰退,卧床不起、不吃不喝、拒绝服药,生命垂危。王医生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每日输液、精心配药、密切关注体征。在他的悉心治疗下,老奶奶奇迹般挺过7天,身体逐渐稳定,又健康度过6年,直至103岁安详离世。王医生的善举为老奶奶延续生命,给家人带来温暖慰藉,正是“行医以善为本”的生动写照。
提起王医生,焦之岗村委彭文辉一家更是感激不已。彭文辉小时候突发疾病,起初家人未在意,病情却迅速恶化,连续二十多天发烧,气息微弱,最终呼吸停止。父母绝望准备后事时,王医生秉持不放弃原则,坚持做心肺复苏、针灸救治。漫长紧张抢救后,彭文辉奇迹般恢复呼吸。父母感激涕零,邀请王医生认其为干儿子,如今两家人亲如一家,这段佳话温暖人心。王医生善举挽救孩子生命,让家庭重获幸福,彰显“行医以善为本”的巨大力量。
王新恒的赤诚执着如熠熠火种,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如今他虽已退休,但医者精神如永不熄灭的火炬在家族延续。儿子王程亮如今继承衣钵,在村卫生室守护乡亲健康,王新恒也时常回卫生室,用经验为儿子把关,言传身教传授仁心仁术。孙子王明超在读华北理工大学医学专业,他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家族医者精神熏陶。“行医以善为本”这一家风家训,如一条无形纽带,将家族成员紧密相连,激励他们在医学道路上前行。

王新恒用五十年坚守诠释责任、担当与医者内涵,将“行医以善为本”融入每次行医实践。他的事迹铭刻村民心中,成为温暖记忆。他的医者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激励着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医疗事业,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冯占华 张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