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原经济 > 正文
1095天的焦急等待:终获角膜材料“缺口”下的光明突围!
时间:2025-07-16 09:02:23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近日,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实施了一台高难度的角膜内皮移植手术,让徘徊于昏暗世界三年之久的患者葛先生重新获得了享受光明的权利。

  破解角膜材料“缺口”难题

  据悉,河南商丘的葛先生18年前遭遇眼外伤,左眼曾做过晶体悬吊手术来维护视力,然而三年前,“命运多舛”的左眼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的情况。

  期间,葛先生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左眼角膜内皮失代偿”,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才能挽救正在消失的视力,然而多次辗转均被告知“没有合适的角膜供体”,让葛先生焦急万分。

  我国每年约有几百万角膜盲患者需要移植,但实际获得手术的少之又少,供需比例严重失衡。直到近日在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终于迎来了转机。

  经医院角膜眼表科王伟主任检查,葛先生角膜雾状水肿,视力只剩手动/40cm,需要尽快进行内皮移植来挽救视力。

  王主任迅速协调相关部门,依托爱尔眼库构建的覆盖全国的高效角膜资源调配系统,几天后终于为葛先生找到了合适的角膜材料。

  “零容错”的内皮移植手术

  角膜移植并非简单更换“镜头”,尤其是角膜内皮移植,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

  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需要替换全层角膜,而角膜内皮移植是移植了内皮层和后弹力层,虽然术后排斥风险更低,但手术精细度更高,对医生的显微操作能力和团队配合要求极为严格。

  “内皮细胞不可再生,一旦损伤就无法修复。”王伟主任解释,手术过程中必须确保移植的内皮细胞完整存活,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影响术后恢复。

  伴随着手术过程的开展,在角膜眼表科专家、医生共同努力下,葛先生的手术顺利完成,终于挽救了即将消失的视力。

  光明的接力彰显大爱的延续

  角膜这种透明无血管的组织无法人工合成,只能依靠捐献。由于传统观念影响,角膜捐献的普及率仍然较低,许多患者在等待中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说葛先生是百万角膜病患者中的幸运儿,那么他的幸运之光,是源自一位无名捐献者的无私大爱。是他对生命的互助精神,让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依托集团优势资源,通过整合角膜材料、专家资源、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大大加强了角膜材料的协调供给能力,为诸多角膜病患者送去了光明的希望。

  或许,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赋予它更大的意义——让光明延续,让爱传递。

编辑:杨存玲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